提升性能+全面電動 潮流車轉型搶攻市場

文章日期:2023年12月06日

【明報專訊】潮流車品牌smart自從1994年成立以來,經過數次架構重組及產品風格轉型,但都未算取得重大成功,直至電動車世代來臨,重新出發的smart推出最新型號 #1,車迷終感覺到這品牌找到了適合的發展方向,新車無論是性能以至內外吸引力均大幅提升,有力挑戰其他潮流座駕。

smart的成立年份可追溯至1994年,由瑞士Swatch腕表集團與平治合組簡稱叫MCC (Micro Compact Car)的公司,設計及生產迷你汽車以作城市通勤之用。數年後,平治變成smart的唯一經營者,並且嘗試推出不同車型以吸引年輕駕駛者,令人留下較深印象的除了兩座位迷你車City-Coupé(後來改稱Fortwo),還有跑車Roadster及嘗試作出突破的5座位揭背車Forfour。跟其他曾經風光一時的潮流車一樣,smart未能成功延續熱潮,在第三代Fortwo及第二代ForFour推出後沒多久,業務便陷入低潮,在香港更接近完全撤出市場。

重整架構全電動化

情况直到2019年出現轉機,平治母公司與中國汽車生產商吉利(Geely)合組新公司接手經營smart,同時決定轉成100%純電動車品牌。以吉利SEA電動車平台作為基礎開發smart全新型號。重新出發的smart,旗下首款型號#1於不久前正式在本港市場開售,並且同時提供兩個版本:主打高性能的#1 BRABUS及相對便宜的#1 Premium。

完全擺脫舊形象

筆者曾擁有及駕駛第2代Fortwo一段不短時間,印象中的smart是重視設計玩味,但用料及製作質素較為平實的城市小車,所以當看到全新smart #1時不禁感到驚喜,因為新車的用料做工以至設備的齊全程度均有非常明顯的進步,而且車身尺碼及車廂空間比以往型號提升了不少,有如一部尺碼適合都市人的揭背車;再加上轉由電動摩打發力推動後,性能大幅提升,因此整體觀感是完全有別於過往「舊smart car」的印象,甚至可視之為一個全新的高級汽車品牌。

首選高性能型號

首批來港開售的smart #1分為兩個版本,最大分別在性能一環。主打高性能路線的#1 BRABUS配備前後兩組摩打,整體馬力及扭力輸出分別為428匹及543Nm,在「引擎車時代」是接近高級跑車的數值,即使以目前同尺碼電動車的標準來衡量,也可被列入高性能範疇,實際試駕時也不難發現它給予駕駛人的整體感覺是加速進取,懸掛表現穩定而結實,帶有一點駕駛跑車的感覺。至於另一版本#1 Premium則只配備一組後置摩打,馬力及扭力為272匹及343Nm,由於輸出動力較柔,加速表現不如#1 BRABUS般激烈,所以駕駛感偏向為一部易開、舒適的純電動揭背車。兩個版本的設備內容其實相差不遠。BRABUS版提供模擬引擎音效及多一組預設駕駛模式,但由於動力性能有明顯分野,加上代理的定價策略是#1 BRABUS只比#1 Premium貴4萬元,這無疑大大提升了前者的吸引力,相信有心買車的話,不難作出明智選擇。●

smart #1 BRABUS / Premium

車型:5門5座位電動SUV

摩打:前後摩打/後摩打

電池:66kWh鋰離子電池組

馬力:428匹 / 272匹

扭力:543Nm / 343Nm

驅動:四輪驅動 / 後輪驅動

長闊高:4300×1822×1636mm / 4270×1822×1636mm

軸距:2750mm

加速:0-100km/h,3.9秒 / 6.7秒

續航:400km / 440km (WLTP標準)

售價:$339,000起 / $299,000起*

查詢:2895 7288

*以「一換一舊車換新電動車計劃」購買

文:莊達民

美術:謝偉豪

編輯:陳淑安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 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