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藝術的水影

文章日期:2023年12月15日

【明報專訊】兒子的幼稚園在多摩川旁,閒談有時也圍繞多摩川。他今天回來後的笑話是,約人千萬不要約在多摩川站(tamagawa station)。然後他開始數,因為有多摩川站(東急多摩川線)、和泉多摩川站(小田急線)、京王多摩川站(京王線)、西武多摩川線、玉川上水站、二子玉川站、玉川學園前站……「多摩川」和「玉川」日文發音一樣,同指多摩川。由奈良到江戶時代,「多摩川」與「玉川」曾是混用時期。「玉川」比較在和歌、詩集及畫作中流行。例如《萬葉集》中常出現、很有代表性的「六玉川(むたまがわ)」,就指連合山城、攝津、紀伊、近江、陸奧、武藏地區的多摩川一起去歌頌景物及有關河川的民藝。為人熟悉的有以「六玉川」作為題材的名作,葛飾北齋的《冨嶽三十六景:武州玉川》和安藤廣重的《江戶近郊八景:玉川秋月》等。

但我走在多摩川不得不想起的是同住在調布市的漫畫家拓植義春。我很喜歡的漫畫《無能之人》就取景自多摩川和旁邊住宅區。第一幕主角在河岸賣水石,義春描繪有點蒼茫的多摩川,現在兩岸都是釣魚和跑步勝地。但我每次經過石灘,還是會很細心地看石頭,為暗中成為探石學會的一員而興奮。除了義春外,河岸寬闊貫穿城市的多摩川也吸引過一些藝術家即場創作。例如1969年高松次郎的《石與數字》和山中信夫的《把河的底片投射到河上》,前者是在河岸的石頭上一塊一塊地書寫數字,後者則是將河流的底片再次投射到河面上。兩者無意義的重複和自我參照也反映了1970年前後的停滯狀態。

字義畫意都未夠體驗親切。美麗透徹的玉也可以是重金屬。「国立奥多摩美術館」的朋友們曾在一年前舉辦「藝術激流」活動。就在多摩川的上流段,乘上小艇,奔流而下,電光石火間欣賞兩岸及河裏的藝術作品,還有些行為藝術表演。他們的宣傳是用「爆速鑑賞」去形容。與其說欣賞,不如說是見證或觀看經驗。屈服於奔流,無法隨心所欲,被自然擺佈的觀賞經驗。還有觀眾們被吹翻的髮型和掉進水裏濕透的狼狽。

原來有人會到美術館用望遠鏡放大藝術的毛孔,原來也有人會乘流為見證藝術的水影。

文:陳楚翹

(從事藝術創作,現居東京)

編輯:謝秋瑜

設計:賴雋旼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大都會文藝誌]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