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解構」的香港科學館

文章日期:2023年12月15日

【明報專訊】最近,政府擬將位於尖沙嘴的科學館,遷移至沙田文化博物館館址,引起公眾關注和熱議。畢竟科學館位處城市中心,市民若想滿足對科學知識的渴求,新選址不如目前方便。科學館外觀獨特,融合了1970年代末興起的解構主義建築(deconstructivism)理論。從規劃藍圖上看,建築物暗藏有趣的幾何符號,亦隱喻科學上的分子結構,為科學概念提供獨特的視覺解讀。

據考城學社創辦人何尚衡考究,科學館於1976年由市政局構思興建,早在1977年的「市政局年報」刊憲在尖沙嘴尋覓永久會址興建科學館。在1980年代中期委任本地建築事務所巴馬丹拿(Palmer & Turner)與建築署設計,當時主要由合伙人暨著名日裔建築師木下一(James Kinoshita)帶領團隊負責發展藍圖構思,建築師學會前會長林雲峯亦參與其中。

建築元素向外延伸 如巴黎維萊特公園

這座建築群終在1990年落成,並榮獲香港建築師學會優異獎。作為以科學為主題的展覽館,建築內部融合了類似1970年代末建成的巴黎龐比度中心(Centre Pompidou)的先進和未來感,以高科技貫穿整個館內的主旋律。在建築外部以至整個藍圖,建築用上的幾何形狀、圖案和顏色相互碰撞,開啟了一場視覺盛宴。科學館大樓剛落成時建築元素亦延伸至外部廣場,透過戶外設施如回音壁、噴水池、觀景塔樓,以及梯級散佈在整個佈局中,罕有地把展品的邊界擴展至周邊的公園及尖東鬧市之中,一如當年為項目建築師的林雲峯所言,是呈現「城市廣場」的獨特演繹。

分散有序的佈局,令人有宛如置身巴黎維萊特公園(Parc De La Villette)的感覺。當時法國政府為紀念革命200周年,展開一個改造本為屠宰場的空地的設計競賽,贏得殊榮的法籍瑞士建築師楚米(Bernard Tschumi)是解構主義建築的佼佼者。他認為建築不該被四面牆限制,在自主無邊的邊界形成空間也可稱為建築。他在1982年籌建這個公園時,需要同時連繫旁邊的科學館、球狀劇場(La Géode)和表演場地。透過理性的網格系統(grid),在一定的距離擺放各有功能且耀眼的紅色遊亭。散落在公園各處的遊亭,擴展了單幢建築無法觸及的空間。

回歸至基本幾何要素

同樣,巴馬丹拿設計團隊將網格系統用於科學館外部廣場空間,把地方重新理解為點、線和面,回歸至基本幾何形狀的要素,重新思考是什麼激發這個空間形成,會否是人的流動或社會潮流興起,從而對建築空間帶來相應影響,例如當時環形回音壁和噴水池便成為市民休憩據點。科學館上方有一座三角錐形的屋頂,外形就像雪糕筒,形成通往天空的氣窗,而建築物末端有一個呈圓柱形狀,被結構樑和柱緊密包圍的劇院。這種將空間分解成肉眼可辨識的幾何形狀的建築概念,作為建立與訪客視覺連接的參考點。這種建築實驗引進一種創意的敘事技巧,當方形展覽區碰撞到圓柱形劇院,將遊人同時結合在兩個維度。

原有八邊形水池 「玄妙」碰撞科學

林雲峯憶述,木下一當時很重視這個項目,邀請了當年設計安大略科學館(Ontario Science Centre)的加拿大日裔建築師森山(Raymond Moriyama)參與。在藍圖規劃下的廣場另一面,曾經出現一個球體形狀的設計。儘管當時全球的科學館興建計劃,大部分都會有一座IMAX劇場,團隊很大可能參考了森山在該科學館興建IMAX球形劇場的經驗,可惜因為毗鄰的歷史博物館二期發展,方案無疾而終。何尚衡亦發現,原本門外廣場有兩個八邊形組合而成的小水池,象徵黃道十二宮,把科學和「玄妙」碰撞在一起,蘊含對科學和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

如今,政府有意將科學館遷出,將多年來收藏的展品逐一運至館外,隨後將這座建築籠罩在重建的紗布之下。雖然科學館實屬解構主義建築,但將其遷移至富有廟宇特色的文化博物館,並與中式外貌等文化元素相結合,實在有種難以言喻的想像。

文:袁偉然

(戰後建築研究檔案(FAAR)成員)

編輯:謝秋瑜

設計:賴雋旼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建築]

相關字詞﹕開眼 每日明報-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