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文化藍圖久聞樓梯響。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早前表示今年內公布《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產業化是藍圖重點之一。文藝包括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影視等範疇,各有不同的藝術生態,產業化必須度身訂做才能奏效。〈文化力場〉一連數期「藝術怎麼辦」系列,將首先針對視覺藝術這一塊,從博物館、藝博會等面向,試析視覺藝術現存生態。
標榜視覺文化的M+開幕短短兩年,頃間躍身國際藝術新貴,成為外賓訪港的指定地點,而匯聚東西視角的展藏方向,亦建立了特色,吸引內地及東南亞遊客到訪。亮麗背後,社會大眾不時關注M+斥巨資添購藏品,以及其所屬西九文化區(下稱西九)的財政狀况。作為半官方機構(quango),既需符合公眾期望,又面臨營運壓力,M+如何將公帑轉化成滋養公眾的藝術,又帶香港走上亞洲藝都之路?在香港藝術生態中可以扮演什麼角色?今期專訪M+館長華安雅(Suhanya Raffel)。
【藝術怎麼辦系列之一】
2008年政府向西九撥款216億元,獲官方注資和行政自主後,西九自此背負自負盈虧的責任。15年過去,區內文化基建陸續開幕,同時卻傳來財困噩耗,預料2025年初便會耗盡撥款。在2022至23財政年度,西九營運赤字達7.18億元。
M+作為西九一分子,華安雅指,館方正與西九合力建立財務基礎,開拓收入來源,如商店收益、門票銷售、籌款、企業和個人贊助等,以緩解財政危機。在2022至23財政年度,M+成本回收率為46%,她透露M+每年目標是賺回營運成本的六成,「因為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文化機構,你能夠說得出來,它可以賺取利潤」。
既然博物館開源有限,她的解決辦法就如西九管理局行政總裁馮程淑儀對傳媒所言,期望西九發展商業設施後就能拉上補下,財政上支援區內文化機構。然而2025年距今只餘1年多,西九能否撥開雲霧仍是未知數。而且M+工作剛上軌道,貿然節流亦不輕易。
建立館藏 帶香港到世界
香港自2020年起躋身全球第二大藝術拍賣市場,但觀乎同樣位列三甲的紐約和倫敦,皆兼備面向全球的藝術拍賣市場和大型文化機構,後者在昔日香港似乎闕如。「香港在發生什麼事?現在我們第一次建設實體文化資本。」華安雅說。她強調「實體」,因為認為香港的文化資本一直豐富,只是較少正式整理,隨着正式藉由大、中型和草根文化基建的建構,「將香港發展成一座實質的文化城市」。
M+是香港藝術生態的新血,作為藝術家和觀眾之間的中介機構,華安雅強調不會重複其他香港或亞洲文化機構所做的事,「對我而言,M+要作為全球博物館,帶香港到世界」。她在澳洲昆士蘭藝術館與現代藝術博物館任職時曾策劃「亞太當代藝術3年展」,向世界推廣亞太當代藝術,來到M+多年,亞太地區已有足夠藝術雙年展或3年展,因此她說在M+更重要的工作是建立館藏。
在2022年,M+藏品中只有23.29%來自香港藝術家和創作者,因為亞洲藏品對M+同樣重要,「這個區域實際上是世界的一半」,在世界補充亞洲當代藝術的聲音。M+標榜的視覺文化藏品包括藝術、設計、建築和流動影像等領域,香港藏品研究和展覽也一點一滴補足香港藝術史。
展覽像首詩 不能取走一個字
M+的視覺文化取向,從她所選其中3件重要藏品可見一斑。其一是英國藝術家安東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的《亞洲土地》(Asian Field),由藝術家跟廣州社群合作而成;其二是香港水墨畫家呂壽琨的「禪畫」系列,引領香港新水墨運動;其三是日本設計師倉俁史朗的《清友壽司吧》,完整保存1980年代都市商業設計,透過一間壽司吧反映倉俁的設計原則。部分觀眾看後不解M+為何斥1500萬元購買現今常見的壽司吧枱,然而此想法反證倉俁在1988年的設計仍影響亞洲當代室內設計。
華安雅形容M+每個展覽就像「一句句子」或「一首詩」,「你不能單獨取走一個字,你需要將所有字放在一起才有意思」。來年有3個主要新展覽,繼續回應M+視覺文化的不同面向——與法國國家圖書館合作的黑白攝影展覽,華裔建築師貝聿銘回顧展覽,以及中國時裝設計師郭培專題展覽。
聯繫香港藝術家與國際觀眾
為聯繫香港藝術家與國際觀眾,M+亦延續原有的藝文工作。例如挑選香港藝術家到威尼斯視藝雙年展舉辦個展,挑選工作原由藝發局負責,但自2013年起,M+未開幕前已和藝發局合作挑選,2022年選了徐世琪,2024年則由楊沛鏗代表香港參展。另外,自1990年代末由瑞士收藏家烏利·希克(Uli Sigg)創立的中國當代藝術獎,近兩屆改由M+頒發,並改名為希克獎。華安雅觀察香港暫未見同等分量的藝術獎,獎項除了嘉許藝術家,也讓國際評審認識中國當代藝術家。例如「希克獎2023」的首輪評審,便包括了英國泰特美術館長Maria Balshaw和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長Glenn D. Lowry。
「成熟需要時間,因為下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是觀眾,認知和受過(藝術)教育的觀眾群。」M+雖有學習中心,但華安雅認為作用有限,必須從教育裏的藝術入手,「因為我們是博物館,不是一所學校」。她描述近年M+的觀眾狀况,起初受防疫政策所限,大多數是香港本地觀眾,但與內地通關後,內地觀眾一度佔六成。她透露現時香港本地、內地和東南亞觀眾均佔約三成,「這就是我一直說的全球博物館」。
期望教育課程配合 推動文藝發展
除了觀眾,她指策展人、修復師、藝術行政、藝術媒體等崗位都需要時間發展成熟,才能建構成熟的藝術生態。她認為目前較急切需要修復人才,大中華區不乏歷史文物修復人才,但修復當代藝術品的則較少,特別是當代藝術品的物料五花八門,「現代與當代有不同培訓需求,我們必須建立這一點,需要高等教育機構與博物館機構合作」。例如M+當需要數碼藝術修復師,都要向海外招手,「因為我們沒有地方培訓他們」。所以她強調需要跟香港教育系統合作,改變課程以配合發展文藝。「它(香港教育課程)由金融和科學主導,多於文化和人文。」華安雅說。教育系統裏更妥善的藝術課程如同蒸氣,推動文化城市的內涵愈走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