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用藝術拷問時間和歷史

文章日期:2023年12月29日

【明報專訊】時間是什麼?時間只是單向地流動嗎?有多種時間共存嗎?新加坡當代藝術家何子彥(Ho Tzu Nyen)在他最新錄像裝置作品T For Time中提出了這個疑問。象徵不同計時傳統的時鐘、歷史文化影像、個人軼事,都被編輯在錄像中,並由一套演算法系統不斷實時重編。

何子彥曾參加威尼斯雙年展,是國際上較活躍的當代藝術家,他的過去20年藝術生涯回顧展正在新加坡美術館(Singapore Art Museum)舉行,直至明年3月初,此後將赴其他國家展出。展覽名為「何子彥:光陰似虎」(Ho Tzu Nyen: Time & the Tiger),8件裝置作品差不多佔據了新加坡美術館丹戎巴葛分銷園1樓展館整個空間。

T For Time可能有點令人費解,但只要把握藝術家創作脈絡,就會發現這些作品都是一脈相承。我們去看他的《東南亞關鍵詞典》(CDOSEA,全名The Critical Dictionary of Southeast Asia),就會更理解這種藝術形式。這部作品同樣使用了演算法實時編輯,從2012年迄今不斷加入新內容。就像東南亞的歷史文化一直變動不居一樣,任何單一敘事都無法概括。多元化的地區,文化的差異需要無止境地探索,歷史和文化是這樣,時間也是這樣。

多元敘事,一直是何子彥的堅持,要理解這一點,不妨從他的早期作品入手。何子彥2003年作品Utama - Every Name in History is I中,揭示新加坡名字由來的多元歷史。新加坡於1819年由英國政治家史丹福‧萊佛士爵士開埠。但民間傳說可追溯至14世紀,蘇門答臘王子Utama到達一個未知島嶼,遇見一頭獅子,於是把這個島命名為Singapura(馬來語:獅城)。然而,發現新加坡的人不限於此,還有哥倫布、達伽馬、庫克船長、鄭和等。同時,新加坡自然生態中從沒發現過獅子。但藝術家並不打算判斷歷史或傳說的真實,而是疊加種種「可疑歷史」,以此否定歷史敘事的單一。人們一次又一次「發現」新加坡這個地方,不斷去命名它,所以「所有的名字都是我」。但誰有權構建歷史?歷史是不是必然存在虛構成分?都留給觀眾思索。

一段反映傳說中有三重間諜身分的馬來亞共產黨總書記萊特生平的影片,也是這次的展品,名字叫The Nameless,叫這個名字,是因為連萊特這個名字的真偽也無從考證。這部藝術重構影片使用大量香港電影中的素材,尤其是梁朝偉的鏡頭。圍繞萊特的真真假假和多方敘事,就像是動盪歷史的縮影。

12月9日有一場何子彥主講的講座,在問答環節,我問他,為什麼你的The Nameless會使用香港而不是其他地方的電影素材?是因為你對香港有什麼特別感情嗎?此時,他的眼睛一下子亮起來,第一句話就是「I do have special feelings for Hong Kong.」。他加重語氣,用「do」來強調他對香港懷有的特殊感情,因為他是看香港電影長大的。梁朝偉扮演過很多間諜和叛徒的角色,還出演過越南電影,而萊特據說也生於越南。種種原因,都令藝術家覺得選擇香港電影和梁朝偉是最合適的。

此外,何子彥的每部裝置作品都伴隨特殊音效,有一種獨特的神秘氣息,值得駐足品味。而藝術家不拘泥於形式,就連形式都要用演算法讓它變得充滿無限可能,是這場藝展的亮點。內容上,當代藝術也愈來愈接近藝術的哲學本質,充滿了思辨。

文:徐海娜(前媒體人)

[開眼 大都會文藝誌]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