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CAC「同在」15周年 金魚浮半空尋夢

文章日期:2024年01月05日

【明報專訊】每次去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JCCAC),走進電梯都會注意到林林總總的活動海報,有關陶藝、攝影、篆刻、金工、木工、版畫……藝術氣息肆意滋長。成立15周年之際,JCCAC委約駐村藝術家以各種形式創作,過百件作品遍佈藝術中心每個角落,「我在!」的呼喊聲在各樓層迴盪,召集公眾來到這個匯聚藝術文化的一席之地,發掘它們的存在。

45藝術家「我創作故我在」

前身為「石硤尾工廠大廈」的JCCAC是本地第一幢活化成藝術村的廠廈,多年來成為培育藝術家的重要藝文基地。15周年展覽以「我在!」為主題,展出45名駐村藝術家的作品,表達對「存在」的見解。相信觀眾第一時間會聯想起法國哲學家笛卡兒的舉世名言「我思故我在」。策展人梁兆基(Eric)說主題源自笛卡兒,但除此以外,更有另一層意思,「對藝術家來說,反而是『我創作故我在』更能夠表達他們的命題」。他認為創作優秀作品,表達所感所想,讓大眾欣賞,甚至流傳後世,是藝術家其一存在價值,因此透過展覽向公眾說「我在這裏,來看我的作品吧」!同時告訴公眾,藝術中心在這裏屹立15年了,內裏臥虎藏龍。

跟以往JCCAC的大型展覽一樣,除了藝廊,各層公共空間都會找到展品,類型涵蓋繪畫、裝置藝術、陶藝、新媒體藝術等。JCCAC保留了昔日四方的工廠大廈建築,走到中央庭園,抬頭會望見懸掛半空、跨越幾層的多個金魚氣球裝置,是許開嬌標誌的藝術創作符號。《【開嬌水族館 2】裝置藝術》使藝術中心頓時化身水族館,而駐村藝術家就像空中飄浮的金魚,在這個空間找尋及實現夢想。梁寶瀛橫跨3層的壁畫《向着城堡奔上》繪畫人們和動物開心地奔向堡壘。而含蓄的壁畫The Rabbit Hole繪畫兔子互相擁抱,形成一條時光隧道,帶觀眾走進讓人暫且忘記現實的夢幻仙境。藝術家不止宣告「我在」,亦在表達與大家「同在」。

房屋重構獅子山 兩毫子砌窗外景

「存在」的討論延伸至人的身分。鄭哈雷今次展出的作品裏不見樹影,而是一個個朦朧不清的身軀。畫作《選美比賽》描繪參加選美比賽的外傭,她們身穿鮮紅亮麗的禮服,但面目模糊,不見其貌,恍似非確實存在,又或只是幻想。細看畫作會找到電話卡,那是外傭抵港後的必需品,也代表着社會中流離浪蕩的人群。近年香港人也面臨身分飄盪不定的問題,韓雁婷直接道出《漂流獅子山》是一件關於移民的創作,6米長的數碼打印布本印有由無數房屋組成的獅子山。儘管人們流寓他鄉不見山,但期望能帶着對這片土地的回憶和信念在遠方重構新一座獅子山。城中變化無可避免,藝術品能記錄曾經存在的光景。梁洛熙以港幣兩毫子創作,以化學藥水將硬幣氧化及變色,砌出Studio View 1,留下工作室窗外的景色。Eric表示,藝廊展廳大部分作品已有畫廊代理,金魚缸孕育的藝術家已在藝術市場嶄露鋒芒。

JCCAC 15周年展覽2023「我在!」

日期:即日至1月14日

時間:上午11:00至晚上8:00

地點:JCCAC藝廊及各樓層公共空間

詳情:bitly.ws/38vCK

文:何詩韻

[開眼 藝述速遞]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