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驗:碰上逾百過客 她手寫你心 假日詩人閉關不如擺攤

文章日期:2024年01月07日

【明報專訊】詩人黃燦然在電影《詩》到詩要在作者死後才為人所知,他有一條破了又補,補了又破的褲子,形象很是貼近記者在學時讀到的那些淡泊名利、深藏若虛的詩人。但香港有個90後詩人吳敏鈴(Forest)反其道而行,不甘於自己的詩無人知曉,去年1月起每個月四處擺攤為過客寫詩,聽故事同時也說故事。陌生人可會為得一首詩而駐足?

背景

項目:自由定價「你出題,我寫詩」

目的:將陌生人對別人說不出口的心事寫成一首詩給他,並宣傳自己的詩集

人物:吳敏鈴及找她寫詩的人

放下執著 學懂愛自己

2023年12月30日下午,西營盤一間故事畫廊1樓的牆上貼着兩張紙「你出題,我寫詩」、「在香港寫詩維生可以嗎?」目光順着句子而下,只見Forest坐在一張木椅上默默翻書,等待她的第一個客人。活動時間原定在下午2時,時間悄悄流逝,擺放桌子上的書被風擾亂得躁動不安,半小時過去仍不見人,只有從樓下咖啡店離開的人不時路過,瞥了一眼卻不曾停留。Forest跟店員閒談,堅定相信:「會有人來的。」記者正好奇她這份自信從何而來,Forest便迎來她的第一位座上客Peggy。

Peggy一見到Forest,兩人似是舊相識,熱情問了聲好,便開始談天說地。Peggy和Forest的確算是舊相識,但她們的相遇是偶然,Peggy說她在網上看到Forest寫詩,用簡短的文字表達所思所想,觸動她的內心,便特意參加Forest之前關於高敏感性格的分享會,兩人從此結緣。

「高敏感」女子壓力大

Peggy說自己是個「高敏感」的人,旁人的一句話和一個眼神都會讓她止不住思考:「為什麼他看着我?」她從元朗乘港鐵遠道而來,沿途看着車上的女孩子個個妝容精緻無瑕,自己的妝容卻不夠貼服,不禁反問自己:「為什麼我不行?」她指了指臉上的一顆痘痘,說她每次一長痘痘就會心情低落,很是焦慮,便嚴格要求自己戒口,「這樣不能吃,那樣也不能吃」。一到年末聖誕節和新年,少不了慶祝活動,朋友約Peggy打邊爐和燒烤等,種種糖分和「熱氣」讓她感到壓力萬分,「因為害怕長痘痘而推掉朋友的約會」。身邊的朋友勸說她:「其實最留意妳的人永遠是妳自己,他人未必會注意。」但她總是衝破不了容貌焦慮的心理關口。為了皮膚變好,她去做美容療程,又去看醫生,總是覺得不夠完美。她是個做任何事都執著對與錯的人,連要用哪款粉底液都要問遍所有人的意見再作決定,「但他們幫我想好了答案之後,我依然會抱有懷疑,覺得不開心」。Forest告訴她,她認為的完美也許在別人眼中不完美,不用在意他人的眼光,要先懂得愛自己。她請Forest以「愛」為作主題為她寫詩。

〈愛自己〉

請你愛夕陽底下的自己

篤定的影子,是太陽的欣賜

請你愛浪花裡翻騰的自己

波光的暗湧,是海洋的語言

請你愛徘徊在時光的自己

她駐足,張望,掏出星塵

灑在每個早晨的日光上

請你愛星光燦爛的自己

像今夜星星愛着人類

Forest為她念了念詩,然後說:「不要強迫自己做什麼,做自己覺得開心的事就好,每個人都想呈現自己最好的一面」。

事物變遷 富有生命力

Forest說詩是虛無或神秘的,卻有溫暖別人的力量,笑言平日不太會跟家人說自己的心事,「如果我講得出口就唔會寫詩」。她希望將別人說不出口的心事寫進詩中,如同一間收藏心事的房間,透過不同意象的佈置,每個進入房間的客人都有不一樣的體會,也算是為埋藏心底的情緒找一個出口。

如果說詩是一間房,那麼它提供一個聚會的地方。因為詩,Forest跟有一面之緣的人不期而遇。Forest當日第二個座上客是Julia(化名),她甫坐下來告訴Forest她的名字,Forest便大感震驚:「你是不是曾經教過韓國人講廣東話?」原來Forest曾讀過關於Julia的文章,Julia一臉茫然,點頭回應。Forest光憑名字就認出Julia嗎?不然,Forest接着問道:「你1年前是不是參加過『窗後巷』的酒館活動?」她們談了好一陣子。Forest後來告訴記者,她們初見的那次活動,Julia剛好坐在她的正對面,才會認得她的樣貌。Julia現時是一名自由工作者,她不喜歡一成不變的生活,像是細菌會不斷繁殖和變異一樣,眼前的人事物也在更迭流轉,覺得「變化中的事物富有生命力」,便請Forest以「生命力」為題寫詩。

〈生命力〉

別說這漫天的星辰與你無關

你每次眨眼都是允許星星

在你的夢境留下軌跡

別說往島嶼進發的風不可觸碰

你每次轉身都是懷抱風

在一次一次的道路上

選擇迸發的花火

欲言又止的生命,顯得迷人

活在當下 來一場轟烈偶遇

跟Julia的偶遇,算是Forest「你出題,我寫詩」活動的意外驚喜。說到偶遇,恰好是Forest去年3月為一名78歲的退休英文教師(下稱老師)寫詩的題目。Forest說老師在世多年,人生閱歷固然豐富,遇過的人數之不盡,但總會有些人跟他沒能再見, 才有「人世間那麼多相遇,很多時未必會再見到第二次」的感悟。

〈偶遇〉

不要讓我與地塊變動相遇

不要讓我與匿藏的雷相遇

處在光明那端的都不要

不要讓我與沙塵暴相遇

擦身而過也不要

不要讓我與熊熊烈火相遇

星星之火也最好不要

不要讓我殞落於一個房間

花火也不要

今天,只要偶然相遇

明天的都不要

對Forest來說,偶遇是比較「轟動」的一件事,詩中描寫了地震、沙塵暴、火災等,聽上去很「轟動」的天災,但Forest說這些災害都抵不過人相遇那一瞬間的衝擊。最後的詩句「今天,只要偶然相遇/明天的都不要」意思是無論今天還是明天,只要不是此時此刻,沒有當下相遇的「即時感」,他都不想要。

不過老師跟Forest的連繫並未止於〈偶遇〉這首詩,老師每個月都會參加Forest的寫詩活動,出一道題目給Forest,彷彿Forest是他的學生,要完成他的課業。老師會把Forest寫的詩送給好友,也會帶他以前教過的學生去支持Forest。Forest感覺他是一位會欣賞她文字,並且真心跟她結識的朋友。Forest去年9月自資出版的詩集《我們都是被星光哄騙的孩子》,從封面設計到內容都徵詢過老師的意見。記者到訪那天,老師也來了,但見到有幾名參加者翹首以待,他謙虛讓出寫詩的名額,因為作為忠實粉絲的他跟Forest會再次相見。

整個2023年,Forest為逾100名陌生人寫過詩,他們的故事大同小異,要說印象最深刻的那位,必然是第一名客人。她記得首次在太平山街擺攤,攤檔設置很簡陋,只有一張地氈和兩張摺櫈,一名業餘攝影師拿着一部傻瓜機經過,問她為什麼會坐在那裏,然後給她出題,「我才有下定決心踏出第一步之後就要做的實感」。

「在香港寫詩維生可以嗎?」

回歸到最初的問題,「在香港寫詩維生可以嗎?」看到黃燦然在電影《詩》中戲稱自己從香港「經濟流亡」到深圳,這個問題的答案似乎不言而喻。Forest身兼正職,假日才外出幫人寫詩,她坦言作為一個寂寂無聞的詩人,要擺攤才能被看見,怎麼也得有穩定收入才能為生。

Forest,這個名字直譯是森林,取自她鍾愛的兩部作品——導演王家衛的電影《重慶森林》和作家村上春樹的小說《挪威的森林》。因為喜歡寫故事,她大學修讀編劇,但為何不寫劇本,選擇寫詩?她說劇本是一本讓演員、導演和機燈組都讀懂的工具書,而她不擅長把實實在在的工具書寫得仔細,「我還是喜歡寫一些虛無縹緲的東西」。

她說古人寫詩多數因為被貶,現代人很少因失業而寫詩,在香港這個擠擁的城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疏離,不太留意身邊一切,「我哋行過就算㗎嘛,邊會無啦啦喺度諗月亮對我的意義」,為途人寫詩除了建立她跟客人的關係,也是幫他們連結周遭事物。從街邊到咖啡店擺攤,跟客人從陌生到熟悉,聽遍眾人心事、煩惱和願望,Forest每首寫下的詩是屬於客人自己的。2023年完結,「你出題,我寫詩」則未完待續……Forest說:「也許我會嘗試另一個形式去做這件事吧!」

文˙ 姚超雯

{ 圖 } 姚超雯、受訪者提供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朱建勳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