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樣具現他人內在景觀 紋身師刺造皮傷 療癒心傷

文章日期:2024年01月12日

【明報專訊】如沒記錯,丘國強在火炭工廈工作室放的歌,其中一首掠過耳朵是英倫樂團Suede的Everything Will Flow。那是個罩着搖滾音樂、書和漫畫、拆開或未開封模型的蓬亂房間。記得攝記看看四周,了然地問,你也是80後對吧?他點點頭。「以前中學踩滑板、聽獨立樂隊,在那種次文化環境下一定會接觸紋身。那時沒很強的意欲去紋,但差不多30歲,創作有些停滯不前,就想學一種新東西。」從設計師、藝術家、教師到紋身師,旁人不解的躍跳轉向,對他而言,都是埋在體內的延續。

就像設計。求學的路,丘國強先待在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然後升讀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在視覺資訊/傳意學科用上了7年時間。 雖然沒轉為全職設計師,但他自覺日後一切皆穿連設計向度。如他創作的紋身圖樣,在曲折人體上,總呈示一種很平面的美感形貌——看他自刺的左臂,4個黑灰三角疊在一起(圖1)(他說平日做事太慢,想快轉、加速),9條短小藍線等距擺放(圖2)(他數算了Everything Will Flow唱過多少次「flow」),自然而然令人想起反覆、漸變、節奏等構圖原則。

現代感圖案 觀照世界

符號與裸裎人皮。墨水與紋身槍。紋身或者只是對位不同媒材的視覺設計。丘國強開頭翻着網上影片自學,曾習練老派的歐美風格,可很快膩了鷹燕、玫瑰、船劍那千篇一律的結構造型;2017年,他用紋身槍試畫「城市閘誌」展覽一部分作品,漸漸摸握帶自己標識的現代感格調。打開他Instagram的往日紀錄,那些圖案,並不像傳統般迎合肌理骨骼的線條,甚至常有一個或顯或隱的外框圍住內圖,問道為什麼,他笑了起來,「可能因為一直以來設計排書,都有個框」。嵌刻在皮膚上的框線,硬梆,卻又裹盛起柔軟的什麼,譬如反覆出現的圓形、曲線,有些是黄昏的日落大海,有些是靜靜倒浮的水波,看着看着就是一扇景觀窗,屬心的,內在的。

如此滿載意符的幾何語彙,固然能從極簡的設計審美來理解,但它們更是創作者本人對世界的觀照。「我住沙田,初學紋身時經常在工作室留到凌晨一兩點,那沒有車嘛,就沿着城門河走路回家,會很留意路邊的草、河水、光的反射,那時候特別喜歡看月亮。這些夜行經驗很直接地影響了我。」想起丘國強在別的分享會說過,工作室的抽氣扇特意拆空成一個牆面的圓洞,這樣,即使他在室內在遠方也能框住一圓升起的月光。

聽客故事 獲獎定位「傳訊設計」

在普遍認知上,紋身確實被歸入身體藝術而非視覺設計的範疇。對於DFA香港設計青年才俊獎以「傳訊設計」(communication design)定位其紋身,丘國強認為,評審團想望衝破固有分類,拓闊書刊、網頁、廣告以外的資訊載體,但他私以為設計師和紋身師對客戶的溝通是徹然兩端的經驗,「(紋身期間)我就好像社工、『心理醫生』,是聆聽者,聽他們分享自己的故事,疏導他們的情緒。雖然我為他們增添一些(身體上的)痛楚,但我同時陪着他們經歷,最後使他們放鬆、開心,甚至很感動……是個療癒過程」。

這些種種強烈的情感消耗,削減了設計強調的實用功能面。畢竟紋身本質,就是主動在皮膚底層製造傷口,等待癒合,使難以言喻的情感重新被發現、被看見且擁有永恆樣態的自我記錄。大多數人捎給丘國強的故事,都默默地重纍:逝世的親人、無法斷捨的愛情、消失的地方或信念、死去的寵物……他不是情緒波動的人,反而擔心別人再一次消化傷痛的狀態。某個印在小腿側的素色紋身是這樣疊砌的:16個圓點,5格漸變方形,一格海浪截片,兩條直線,4條橫線——沒有人知道那原來是姐姐跳進水裏救回「我」的一段童年記憶,是以雨、霧、冰、海等水循環聯想出發,喻指姐姐即便不再存在於人世,也會用另一種方式陪伴「我」的精神寄望,「那是我第一次接觸這麼沉重的話題,紋身當日,那人相當冷靜,冷靜得令我有點害怕,好似完全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麼」。紋身是放下心聲的時刻。他把工作室起名「Rest and Tattoo」,盼的也是到來者能真正淨空、休息。

人皮為畫布 映情感泥濘

紋身所鑽研的物料就是「人」。相較印刷品或電子介面,活生生而獨一無二的人類存有太多不可控制的皮膚變數:會否紅腫過敏?是厚是薄如何顯色?癢痛的承受程度?慣在靜躺紙布上塗畫,丘國強很能感受人皮作為活物之差別;他對這物料的學習,主要在於銳敏觀察,比方搶先在跟前的人大幅度挪動前,迅即改變落針速度、力度、深度等,以免影響蘸植紋路。或更核心的問題是:皮膚以內,究竟如何把「人」的存在質地掀揭、轉化為一點一點的可視元素?平面設計師要表達的資訊相對實在(如,就算品牌價值無形,背後總有產品項目、銷售數字等支撐),紋身師需深入具現的往往是抽象的無明之物。如丘國強給我看的長方圖案,兩顆空圓,紅線斷開,空線在黑灰霧中混沌迴舞,隱晦指向一場情感泥濘;那客人說,若日後修成正果,會找他連回那一條紅線。線條,配色,正負空間,種種意象運用似乎挨近藝術層面,但他覺得,較之表現自我的創作,為他人紋身就需以他人所思所想先行。

「好似我和他們一同經歷一些事情,一起等待。」丘國強說。他工作室有一堵貼滿紋身草圖的牆,望着,理解到格子裏裝盛的是這城一具具肉身時,忽然就想,那是一種怎樣的親近距離呢?猶如交換擁抱。「可能因為我本身就是這樣的人,所以吸引到好多同類的人。」

文:吳騫桐

設計:賴雋旼

編輯:謝秋瑜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設計]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