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 睇戲 座談會 Fashion X另類時裝發布體驗

文章日期:2024年01月17日

【明報專訊】曾否想過行山也可以是時裝周活動?

時裝業產業競爭極大,在風光背後常有各式爭崩頭的現象:如由時裝周入場到座位編排,也反映出因時裝本質上的個人主義而生的暗湧與摩擦。由瑞典Swedish Fashion Council主理的Fashion X「另類時裝發布」卻嘗試多方面發展,為互相競爭的時裝業界帶來「親密感」,例如以行山等較親密的方式來發布時裝。

不少時裝城巿如巴黎、米蘭等也發展時裝周,整合品牌發布陣營,而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亦有時裝周,早於2005年由Swedish Fashion Council(下稱SFC)創立,到Jennie Rosén在2018年上任SFC首席執行官後,時裝周改由Association of Swedish Fashion Brands(下稱ASFB)接手。SFC與ASFB兩者有着不同角色,最大分別在於SFC以多方面可持續為重點,以教育、推廣未來時裝及革新業界發展為本。ASFB仍以瑞典品牌時裝騷為本,但SFC認為時裝周這種推廣模式不貼合可持續發展,於是以其他平台推廣當地時裝,例如在2018年與林木產業Ekman Group合作舉辦Challenge the Fabric座談會,並於2022年開設時裝發布平台Fashion X。

擴闊時裝業人文「地基」

Fashion X的X,一方面指向未知,揭示主流以外的未來時裝業發展可能。另一方面,X亦指體驗(experience),讓時裝不止於時裝,而是着重時裝與人文,例如瑞典自身文化、飲食、音樂、藝術等連結,擴闊時裝業未來發展的根基。這定位亦反映近年瑞典的設計業發展。

瑞典較早期的設計以平等化為依歸,如被視為速食設計產業、較為港人認識的IKEA和H&M,本身便以設計大眾化(democratize)為初衷;但當然也有非以速食為本的設計品牌,而因為其國家地理關係,有不少設計以自然為本的戶外登山品牌。隨着全球同樣面對的環境問題,當地亦更着重可持續發展,其設計產業也正值這個轉型期。

那Fashion X是什麼?你可以視之為另類時裝周,但卻沒有一般時裝周的大量天橋騷,整個活動中只有一個由當地新秀街頭時裝品牌Tuttolente舉行的時裝天橋騷,其他品牌如Petra Fagerström及Changers Fashion則以發布會方式展示新作。這個只辦過兩屆的活動其實仍在摸索階段,活動由上屆的2日擴展到5日,並銳意加入多種元素。如與英國潮流雜誌Dazed合辦的座談會,與瑞典香水品牌Unifrom合作的午宴,當地趣怪時裝品牌AVAVAV的電影發布會等,甚至由登山服裝品牌Klättermusen安排到自然保育區Paradiset的行山之旅,除了能嘗試將各種生活文化與時裝連結以帶出時裝不離生活的意義外,亦能完整體驗當地文化。有別於傳統時裝周將目光聚焦於時裝作品,Fashion X將焦點放在業內人士之間的互動,探索可持續發展時裝的可能。

「時裝非獨立存在」

Jennie Rosén認為以時裝騷為主的時裝周這種直線發展模式,未能貼合全球氣候問題帶來的變化,業界需要作出更大的轉變來解決問題:「要貼合變化,需要改變現有機制發展的平台,以加快變革的步伐。我們也未有答案,仍在摸索階段,嘗試做一點有別於其他時裝城巿的事。Fashion X是個講求體驗及文化展現的平台,結合多種元素,而非將時裝視為獨立於其他範疇的存在。」

但時裝業亦需要貼合經貿一環,少了時裝騷,看似減少了對時裝買手的吸引力?她回應︰「是的,我們現在針對的,是現正冒起的新商業模式,例如消費者對消費者(consumer to consumer)為本的模式,需要跟過往有別的體系作支援。瑞典本身有支持這種新商機形式的貿易平台,我們亦與相關組織密切合作。瑞典時裝跟其他城巿不同之處,在於我們的創業精神及本地的科研,如Spotify便是其中一例。假若我們能將創業精神及科研結合,放諸於時裝界,該能為業界帶來新發展。這種結合精神亦能放諸SFC跟其他機構甚或國家的合作,以創新手法實踐截然不同(disruptive)的視野。我相信Fashion X能具帶頭作用,示範時裝周以外的可能。」Fashion X也確是坊間少見的時裝發布方式,讓參與者能更緊密地交流。但隨着活動擴展規模,如何保留當中的「親密」感,該是主辦單位需要思量的難題。●

網址:www.swedishfashioncouncil.se/sfc-fashion-x-1

文:Dawn Hung

編輯:陳淑安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