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暴露真面目 自家製音樂會 劉以達玩歌「尋根」

文章日期:2024年01月26日

【明報專訊】劉以達(達哥)近年不做方丈,專心寫書記錄方丈「真身」——一個香港音樂人的旅途。今年他出版自傳中傳《方丈尋根記II》,文字回顧以外,更將於2月首次舉行作品展音樂會,以旋律帶樂迷細數其音樂事業的不同階段。縱使經歷高低起跌,初心仍然是熱愛音樂的小伙子。

達哥2022年推出自傳《方丈尋根記》(前傳),結束簽名會之後,他萌生籌備音樂會的念頭,「希望多一些人,尤其是新一代的年輕人,或者是90後、2000年,甚至乎那些十幾歲的年輕人,讓他們知道我不是方丈㗎原本,方丈之前是做音樂的,玩音樂的,還有唱歌的」。數月前他觀賞一個拼盤演唱會,雖然門票價錢上千元,不算便宜,但現場樂見很多年輕觀眾支持,「香港年輕人好捨得付錢看表演」。方丈打趣道,這次舉辦音樂會也是為找些退休金,再加上是自己從未做過的事,「都開始享受番台上的感覺,搞個演唱會原來咁多嘢做,但好充實」。

「劉以達『尋根』作品展音樂會」將於2月23及24日舉行,達哥透露音樂會製作成本近7位數字,自傳前傳的收益幾乎全數投放其中。「我第一次、自資搞的一個自己真真正正的個人作品音樂會,所以用了很多心機,還有一腳踢,所有幕後幕前都要顧及。」從舞台及燈光設計到背幕(backdrop)意念,還有演出流程均是他個人構思。香港歌手的演唱會較少見開始前的暖場活動,達哥特意請來DJ現場打碟,「打一些1980年代的new romantic(新浪漫主義)那些碟,就是Japan(樂隊)、David Bowie那些,這個想法會幾新穎下」。

4女歌手演唱 盼舊曲新人擦火花

音樂會曲目方面,達明一派的歌曲將佔小部分,大多是達哥個人專輯的作品,時間跨越1996年首張個人專輯《麻木》,到2012年專輯《希望之旅》。他邀請了4名女歌手合作重新演繹舊作,包括3個新世代歌手,以及一名重量級神秘嘉賓。何解全是女歌手?皆因達哥許多個人作品由女歌手演唱,例如王菲《流星》、關淑怡《繾綣 28800BPS》等,期盼舊曲新人擦出新火花。達明一派的幾首作品亦會以女聲演繹,歌曲轉key總會帶來截然不同的感覺,達哥說似是重新做一隻歌,富有新鮮感。

其中兩三首個人作品更是首次公開演出,包括收錄在《麻木》中的《繾綣 28800BPS》。達哥提到,原唱關淑怡曾經查問這歌的MMO(Music Minus One,無人聲伴唱),希望用於個人演唱會中,然而在寶麗金錄音室製作的母帶,早於1996年嘉利大廈大火中燒毁,若重新製作成本很高。當初專輯收錄版本由李嘉強(Season Lee)彈奏結他,他是前獨立樂隊Virus的主音兼結他手,亦是達哥作品展演唱會的Band Leader。2月的音樂會將由達哥與Season Lee操刀,加入新世代歌手鄭嘉嘉演唱,現場展示《繾綣 28800BPS》的迷幻魅力,是絕無僅有的一次演出。

後輩合作無隔膜 「後生過佢哋」

2023年,達哥組成新樂隊「愛樂樂團PHILHARMONIKER」,7月曾首次現場演出,如今將會帶到音樂會這更大的舞台。談到再夾band的期望,達哥從新樂手的角度出發,「我也希望可以長線有多一些演出,讓他們可以學習多一點。還有希望可以介紹這班新的樂手,或者是李嘉強他們給大家認識一下」。每當提起合作過的樂手,達哥總不吝表露賞識之情,分享喜歡他們哪首作品,例如他推介Season Lee的新歌《如是我紋》。事隔多年再與李合作,達哥欣賞他結他技藝精進不少,「他真的進步得很快,還有就是在默默耕耘……覺得好像嘥咗一個人才」。

近年合作的音樂人大多是達哥的後輩,他自覺沒什麼隔膜,「我都係一個𡃁仔嚟咋嘛。他們有時反而比我認真,對事各方面」。不過音樂潮流變化迅速,且各花入各眼,達哥確實發現音樂喜好存在世代差異,例如他的「瓣數」是藝術搖滾(art rock)加電子迷幻,但年輕人不同。「我會問他們現在你聽什麼歌,他說某某(歌)、可能有rap的成分的歌,但是我就對rap麻麻哋。但是都覺得挺有趣的,跟他們溝通。」達哥緊接說起另一名年輕音樂人陳嘉,去年7月曾與她合作演出《最好的愛煞人武器》。「她唱得很好,特別一讚就是我很喜歡她的一首歌叫做《NOISY》。」達哥又不忘推薦:「現在YouTube有得聽的,你上去聽一下。」

年輕人有沒有帶來衝擊?達哥說有,不過要寫書和籌備音樂會,暫時未有音樂上的表達。這次音樂會玩舊歌,他不排除下一次如果「玩新嘢」,或會與更多新一代音樂人創作新歌。「我自己不認老㗎,我覺得我後生過佢哋,我會玩得更加young啲。」

自傳「第二回」 譜寫「達明簡史」

《方丈尋根記》(前傳)提及達哥如何接觸音樂,後組成達明一派。來到第二回,今年出版的《方丈尋根記 II》(中傳)堪稱「達明簡史」,聚焦組合從1986年出道到首次紅館演唱會,4年多時間的台前幕後故事。首首名曲靈感來源從何而來,製作過程有多轉折,書中統統解密。

說起香港玩電子音樂的商業樂隊,達明一派可算是始祖,前無古人,靠無師自通,錄音也要經過一番摸索,「入到大的錄音室的時候就很不同,還有那些聲音要靚啦,因為出碟當然要聲靚,又要效果好,音色也要好」。達哥當年主力研讀錄音器材的說明書,黃耀明(明哥)、陳少琪加上當時監製一同幫忙,經典作品才能面世。

台上奔放 不做「錄音室樂隊」

英國流行電音組合Pet Shop Boys曾自稱「錄音室樂隊」,達哥說達明一派初時亦一樣,演出前預先做好電音編程(program)部分,「一按鍵就跟着來彈,變成比較死板啲」。到了1996年達明一派十周年演唱會,他們開始以program加live band(現場樂隊)形式表演,保留電子效果神髓,同時加入人性化的結他、低音結他和鼓的演奏。從此達哥愈來愈喜歡在舞台上的感覺,「一直到現在更加喜歡,仲rock咗啲𠻹」。這次達哥的音樂會,大部分達明一派作品亦在預先編程內容之上,現場疊加其他聲音。

網上搜尋達哥的創作,不時看到網民留言讚歎歌曲毫不過時。達哥對此頗滿足,憶述有次一個外國人遞上達明一派的黑膠唱片求簽名,「他說聽了之後,以為是新碟嚟,即是說原來達明那時候那些歌是沒有out過的,咁我也有些安慰」。難道達哥早於創作時已經一心追求前瞻的曲風?「無㗎,其實好自然的。」多年前有大學音樂系學生訪問他,對方以樂理理論分析他的音樂,「我都奇怪為何會想到那些東西,因為我都未學過,但是我整到出嚟」。有些和弦他識彈不識名,一些結他老師卻能點出名堂,「所以我都會學到嘢,現在都仲係學緊嘢㗎」。

髮型:Ivan Lee@I.A SALON

化妝:Cosette@eyemakeup

場地:Hopera Bar & Lounge

劉以達「尋根」作品展音樂會

日期:2月23、24日晚上8:00

地址:旺角奶路臣街38號麥花臣場館

票價:$980、$780

詳情:https://bit.ly/42d7tQX

文:朱令筠

編輯:謝秋瑜

設計:賴雋旼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文化特別版]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