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本基亞多劫後重建 「狹縫」連接起伏風景

文章日期:2024年01月26日

【明報專訊】很多時候我們對建築的理解,都是一幢房子,或一座高樓大廈般的獨立個體,成為城市中「實」(solid)的部分。然而有時候,建築也可以在城市中成為「空」(void) 的部分,默默地在建築之間相依而生,成為修復城市的媒介。在葡萄牙里斯本,因1988年一場火災而醞釀的基亞多(Chiado)都市重建計劃,將重建範圍的建築及街道保留之餘,創造了新的建築及公共空間,把互相接壤的地區更緊密地連結起來。

準確來說,這場火災位於拜薩區(Baixa)及基亞多區之間的「狹縫」:一間商店首先起火,燒毁附近民居。以上兩區雖然相互毗鄰,卻有着截然不同的城市肌理:基亞多區沿着緩坡而建,建築物及街道形態不一;拜薩區位於較平坦的地勢,建築物及街道顯得井然有序。由於兩處的高差甚大,因此政府興建了於1902年啟用、高達45米的聖胡斯塔升降機(Santa Justa Lift),方便市民往返兩地。從基亞多的街道,一直走到電梯塔的盡頭向外遠眺,拜薩區的格狀規劃一目了然。火災之後,經過20年時間,重建計劃將舊建築修復之餘,同時增建新的平台、斜道及樓梯,並與升降機塔連接起來。

45米高升降機接駁兩區

有別於一般的單體建築,這個重建計劃的基建隱身在巷弄之中,與山坡及毗鄰建築物相依,不易察覺到它的存在。走到卡爾莫修道院(Carmo Convent)外的空地,發現修道院的右方與紅牆建築之間,有一個由梯級、斜坡及石壆組成的角落①。跟着梯級及斜坡指示的方向行走,便會走進一段不寬不窄的巷道②。它引領人們到山坡邊緣的平台,平台又連接着升降機塔③。不上升降機塔,亦可轉左經斜坡下達觀景台④,或轉右鑽進房子裏。這一段不起眼的路程,不經意地連接了里斯本的幾道風景。其簇新的紙皮石地面及欄杆,提示了它是在舊城區之間介入(intervened)的元素。後來在一本書中看見一張似曾相識的草圖,才發現原來這都市重建計劃是出自當地著名建築師Álvaro Siza之手。

步行路線帶動空間體驗

政府啟動復修計劃時設下兩個原則,一是修復原有建築的特色,加強其功能;二是委託Siza為項目建築師,為該區定下復修藍圖。面對高低不一的地勢及狀態各異的現存建築等種種限制,Siza巧妙地將斜道、樓梯及平台等過渡空間湊在「狹縫」之中,讓它連接不同樓高的平台之餘,也將行人路線變得有趣多端。牆身及地面的裝飾幾近被一身「白」壟斷,但形態不一的行走路線,加上附近五彩繽紛的建築物及風景,使人走在其中也毫不覺悶。此外,重建計劃加入了新的用途如餐廳、房屋等,讓該處不止是行人通道,也成為人們駐足的公共空間。

這種以步行路線帶動的空間體驗,以及極簡的飾面處理,其實是Siza一貫的設計方法,就如波爾圖(Porto)的塞拉維斯現代藝術博物館(Serralves Museum)及伊貝拉基金會展示館(Iberê Camargo Foundation)。話雖如此,他的作品從不拘束於一種形式或教條,配合簡單的物料應用下,其作品往往如獨立的雕塑般,形態不一卻萬變不離其宗——即使如基亞多都市重建計劃這種並不常見於Siza作品集的復修式案例,他和團隊也能將以上原則,在基地(site)限制下發揮得淋漓盡致。

這位1930年代初在葡國土生土長的建築師,如今已九十高壽,也可說是20世紀建築大師裏的最後武士。從廣義上他被視為現代建築流派一員,但這個大類別中,跟着一套方程式而設計者甚多,但擁有一套恍如與生俱來,別人想不到也模仿不到的絕筆者,則十分稀有,而Siza屬於後者。有機會的話,可再多談Siza的其他建築。

文:陳卓喬(Jefferson Chan)

(戰後建築研究檔案(FAAR)成員)

編輯:謝秋瑜

設計:賴雋旼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建築]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