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近月,街頭巷尾都聽到埋怨垃圾收費的聲音。香港市民可能感到徵費「殺到埋身」,社交媒體facebook上與二手物相關的群組刊登的帖子數量暴增——在不同「救物」群組,人人作最後階段衝刺,趕及在收費實施前「斷捨離」,業界也趁機「縮沙」,媒體報道順勢放大民怨,政府在一片爭議聲中,將實施垃圾徵費的日期推遲至八月。
從十多年前的膠袋收費到今天垃圾收費,背後不但是用者自付邏輯推動市民環保意識轉變的模式,也是香港堆填區早已飽和,都市廢品量已到了非減不可的殘酷事實。另外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大都會,也要回應應對國際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和國家的減排目標,不可能在減廢回收方面過於落後周邊早已做好垃圾分類的日韓台等地。都市廢物和來自堆填區廢物分解所產生的溫室氣體佔香港碳排放量7%,減廢應為香港減少碳排放的其中一環,但從是次收費政策推行的過程,只見政府應對負面民意對策不足,被動不已,十分可惜。
綠色經濟、綠色就業 全球趨勢
氣候變化問題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已經是世界各國政府的議事日程。各地政府皆制定長期策略,通過各種方法實現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停止和抵消生產出來的碳排量。「源頭減碳」的策略包括取消使用化石燃料、關閉化石燃料發電廠和石化工業,轉向可再生和可持續發展,開發可再生能源;以及投資碳捕捉(carbon capture)等技術和開發依靠市場解決方案,如碳信用(carbon credit)。歐盟的目標是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國宣布在2030年前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並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香港政府於2021宣布了《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提出「淨零發電」、「節能綠建」、「綠色運輸」和「全民減廢」等減碳策略,目標是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要達至碳中和,勢必改變現有經濟運行模式。各國政府如何成功轉型到綠色經濟,開啟新型綠色工作,保障工人就業,直面AI時代工種減少的來臨,將會是重大挑戰。
綠色就業(Green Jobs)是一種低碳就業,旨在減少能源使用,且有望恢復環境質量,是推動整個碳中和目標不可或缺的一環。國際語境下,綠色工種包括製造、清潔太陽能發電板,製造和維修風力發電渦輪,生產電動車行業等。在去工業化的香港,廢品回收業者,或者從事環境清潔和生態保育相關工作等也應該涵蓋在綠色工作的範圍當中,應該成為綠色經濟的重要部分。事實上,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ILO)對綠色工作的定義,就將綠色經濟與公正轉型(Just Transition)扣連,即以盡可能公平和包容的方式綠化經濟,為相關人員創造體面的工作機會。綠色經濟的公義也旨在更可持續地管理自然資源、提高效能和減少浪費,同時促進社會公正,解決貧困、不平等和性別差距問題。
政府在《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中曾提及發展綠色經濟,主要圍繞綠色金融、碳交易,但在金融範疇外卻着墨不多。2020年,香港政府曾推出《綠色就業計劃》,資助大專生投入環保相關行業,可惜計劃在2022年後亦再無後續。其實香港有全世界最高效的公共交通網絡,那些每日默默地為香港減碳道路上作出貢獻的公共交通工人和相關從業員,對我們城市環保的付出和城市減排非常重要,理應在新的綠色經濟或綠色運輸的框架下得到更多重視。而國際大都會中許多崗位仍有着變綠轉綠的空間,包括廢品回收工業和垃圾分類的工種。比如之前Mil Mill回收廠不獲香港政府續約的事件就是在垃圾徵費前發生,這種案例會讓市民大眾錯誤覺得政府不重視資源回收。在全面發展綠色經濟的前提下,如何向相關源頭減廢的前線人員和從業員提供體面的工作條件,技術支援和培訓;同時在不同行業尋找綠色缺口,連結、轉化現有工作加入綠色元素,甚至結合本港現有的設計人才,以科技創新開創upcycling新行業,政府的角色非常重要。
錯失機會助公眾理解減廢貢獻
香港政府必須重奪綠色經濟和社會政策的話語權和實踐規劃。這次推行垃圾徵費,把政策推行簡化為購買指定垃圾袋的行為;依賴年老工資低又毫無培訓的基層人員處理政策和現實間的巨大落差;大眾對於綠色經濟和綠色工種了解不足,錯失讓各階層大眾理解減廢和減碳的機會。香港作為一個消費主義天堂的城市,如何循序漸進地改變市民的過度消費和拋棄廢品的行為習慣,同時為經濟提供可持續及生態友好的綠色工作,包括重視清潔回收工業和相關從業員的薪酬待遇和社會身分,讓減碳環保不限於個人道德或法律懲罰,而是大眾親身實踐綠色轉型,明白源頭減廢對城市減碳有貢獻,共同應對極端氣候災害的未來,將會是一個創新的社會想像和實踐。
文˙胡嘉明、何宇霆--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社會創新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