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蛇巧思我與他

文章日期:2024年03月01日

【明報專訊】徐克電影作品《青蛇》(1993年)中,青蛇由冷血動物修行成妖,再追求學習成人,當悟得人類自私後,苦嘲人類根本自己都不知本性,不甚高尚。大館展覽「青蛇:女性中心的生態學」正正回應人對他者的欲望至剝削。展覽選作精巧。來自20多個國家的作品,雖有着頗陌生的歷史脈絡,多能讓人從心感受,並思考人類社會中的種種欺迫。

展覽嘗試以「生態女性主義」切入,有關論述不時出現於國際藝術館及雙年展。生態與女性,大纜都扯唔埋嗎?生態女性主義不但指出大自然與女性、陰柔特質同樣處於社會弱勢,受到結構性的不公對待,討論現今亦涉及對消費主義和功利主義之批判、原住民文化保存、人權發展等,甚為寬廣。

展覽逾60件作品,1樓左方展覽廳聚合不少具歷史性之作,藝術家嘗試回應某地域及族群的集體經驗、身分問題,甚至創傷。你可能未到過智利,亦不知該處馬普切族人的自然資源受前政府欺壓至今,不懂阿根廷、孟加拉、澳洲,以至法國海外省小島瓜德羅普(位於加勒比海)的任何故事。那些「遙遠」經歷是獨特的,卻比想像中有更多共同情緒,成為處世的參考點。

藝術家Dima Srouji以作品訴說來自巴勒斯坦的故事。作品《紅河》用幼線吊起一塊塊有如紅色花瓣的玻璃品。設置時顯然花上不少心機,館方讓觀眾近距離觀看實屬難得。近看來,有點像凝固的血液。原來,作品乃Dima Srouji與一個來自「被佔領土地」的工匠合作製造。場刊解釋,該處河道中的泥沙為最早用來製作玻璃品的原料,而紅色反映河水受到鄰近工業污染,包括以色列國防軍事工廠「拉斐爾先進防禦系統」。裝置與旁邊的影像作品《她依舊塗著眼綫,滿身玫瑰香味》互相扣連。《她》重現祖母口述故居的記憶,串連流落在海外的文物,堅忍地表達多年來厚重的集體傷痕,令人動容。

再上一層可見Stephanie Comilang與Simon Speiser作品《Piña,為甚麼天是藍色?》。影片採訪菲律賓巴拉望島的女薩滿、厄瓜多爾的女權團體Cyber Amazonas,嘗試捕捉她們如何結合原住民智慧,並找尋方法、互相幫忙,希望把被忽略的聲音傳播下去。作品為展覽帶來喘息空間,輕盈地展示即使處於「邊緣」,人嘗試連結的能動性、自主性。有趣的是,作品結合VR虛擬實境裝置,讓觀眾進入精靈世界,進一步產生「與你」連結的共鳴感。

從別人身上看到堅忍,亦看到溫暖。到底,我們要如何建造一個有情的世界?這個展覽的選作擴開對話,提醒我有情世界總是一環扣一環,不會環境還環境、藝術還藝術、生活還生活,許多議題都帶共通性。人與人之間總有權力關係拉扯(power dynamics),即有可能成為剝削他者之一方。當中連接人與人、人與萬物的,或許就是同理心。

文:小東

(藝文賞析及評論工作者、Shychat Art發起人、策展人IG@siutungcreates)

編輯:何詩韻

設計:賴雋旼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大都會文藝誌]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