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可能是倫敦最多人留意的柱:第四基座

文章日期:2024年03月01日

【明報專訊】不說展覽、不說藝術家,今期我想說一條在旅客必到景點裏面的柱。特拉法加廣場,相信來過倫敦的人總會來過,或途徑過這裏,因為這個廣場附近景點林立,The National Gallery、Piccadilly Circus,以及數個主要音樂劇的劇院都在附近。但是,不知道有多少人留意到,廣場中擺放紀念銅像的石柱,其中一條總是格格不入地擺放着一些當代藝術的雕塑?

它被稱為第四基座(The Fourth Plinth),是倫敦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公共藝術展覽空間。在柱上的作品都至少以一年為展覽期限,從1999年開始,有不少激動人心的作品都在這條柱上展出,就像Antony Gormley的One & Other(2009),100日、2400人、每人一個小時,讓你在柱上創作,表演,發表意見。又或者是Mark Wallinger的Ecce Homo(1999),它只是一個常人大小的耶穌像,但是放在巨大的第四基座的邊緣上,那種臨場感及存在感,彷彿它從雕塑轉化成一個裝置藝術。

搞笑的是,這個重要的文化地標,其實是一個爛尾工程。150年前由於缺乏資金,因此政府沒有為廣場的每一條石柱都放上雕塑,因此它就這樣被空置了百多年。而這種陰差陽錯,亦成就了一個最好的戶外藝術場所。在創作者的角度來看,公共藝術之所以難創作,是因為戶外的藝術品很難與觀眾的互動,至少與放在畫廊或博物館的藝術品有差距。而第四基座位於廣場,本來就是舉辦各種公眾活動的場所,基座本身亦帶有一點畫框的用途,因此作為藝術品的展覽場所,算是無可挑剔了。

目前的作品是由藝術家Samson Kambalu所創作的Antelope(2022),雕塑由兩個戴着帽子的人像組成,而兩人都是藝術家故鄉非洲東南部馬拉維共和國的歷史人物,分別是黑人牧師John Chilembwe,以及白人傳教士 John Chorley。作品根據這兩名歷史人物的合照創作,由於當時的馬拉維共和國是英國殖民地,而當時黑人被禁止在白人面前戴上帽子,因此這張John Chilembwe在白人面前戴着帽子的合照被認為是反抗的象徵。藝術家希望作品能代表非洲殖民,以及解放的歷史。

基座上的作品選擇相當嚴謹,藝術家、市政府、一般市民都可以參與決定,而且民眾對這件事都相當重視。就像今年的Antelope,就有超過1.7萬名倫敦人參與投票。讓大眾決定這個城市該有的樣子,或者這才是公共藝術應有的面貌。

文:Michael Cheung

(當代藝術家,現居倫敦 畢業於Central Saint Martins)

個人網頁:michael-cheung.com

[開眼 大都會文藝誌]

相關字詞﹕開眼 倫敦 大都會文藝誌 藝術 紡織 紡織藝術 紐約 每日明報-副刊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