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海交響樂隊 金屬樂奏亮黑暗旅程

文章日期:2024年03月08日

【明報專訊】「我們現在叫自己做『BSP』,不再稱波羅的海愛樂樂團(Baltic Sea Philharmonic),就像韓國組合BTS一樣。」BSP音樂總監兼指揮Kristjan Järvi在訪問前先笑着介紹。過程中出乎意料地聽他說起Taylor Swift、老子、宇宙、戰爭,談及的內容雜而廣,他對自然和世界的關懷貫穿音樂之中,塑造BSP成為非傳統交響樂團,其獨特的理念和演出風格在管弦樂界獨樹一幟。下周,他們首次衝出亞洲,來港奏出充滿感染力的金屬樂章。

無分國籍 重視團結

BSP起初是一個青年愛樂團(Baltic Youth Philharmonic),後來改名為波羅的海愛樂樂團,成員來自愛沙尼亞、立陶宛、芬蘭、挪威、俄羅斯等國家,希望藉音樂把波羅的海周邊地區的人團結一起。樂團逐漸轉變為非傳統樂團,樂手不再使用譜架,而是站在舞台憑記憶演奏,有時更會加上舞步、影像和燈光等舞台效果。傳統音樂會形式早已拋到九霄雲外,他們的表演更像一場嘉年華會。Kristjan Järvi也重新定義自己指揮的角色,變成音樂會的共同製作人,沒有由上而下的等級制度,每個音樂家都在引導對方。

兩年前俄烏戰爭開始,樂團更重視團結的使命,Kristjan Järvi指出,「我們將自己轉變成一個沒有政治或經濟議程的團體,我們的意識形態就是humanity,不以國籍區分,我們實際上都是一體……而『交響樂團』不太適合我們,這個詞讓人們聯想到莫札特、貝多芬等非常傳統和刻板印象的音樂,我們想要擺脫這種印象」,因此改稱BSP,界定為一隊使用管弦樂器來表演的「樂隊」(band),創作專屬他們的音樂及演奏概念曲目。當Kristjan Järvi收到金屬音樂項目Bright & Black製作人Jacob Hellner的合作邀請時,他心想,為什麼不?很快便答應。項目正符合樂隊超越界限、釋放潛力的理念。

「音樂只有一種」

Bright & Black項目找來知名金屬樂團音樂家,包括Apocalyptica的Eicca Toppinen、Opeth的Fredrik Åkesson、Entombed A.D.的Nico Elgstrand等,以管弦樂團編制創作12首原創金屬音樂作品。Bright & Black專輯在1月已發行,同名音樂會先後在塔林、斯德哥爾摩、柏林和香港舉行。大提琴家Eicca Toppinen除了作曲,還會兼任音樂會的獨奏。金屬音樂與管弦樂結合會碰撞出什麼效果?Eicca Toppinen說:「相比古典音樂注重的力度和速度,密集節奏在金屬音樂中非常重要,像是樂團敲擊聲部同時要有三四個人合奏,才能做到金屬樂團一個鼓手的工作,現場演奏時很考驗樂手的精確度和合作。」他又認為金屬音樂不太注重音樂風格,更多關乎音樂態度,能否激動人心,捕捉觀眾注意力。對Kristjan Järvi來說,金屬與古典音樂更是沒有分別,「音樂只有一種,那就是music。當金屬樂團常見的鼓、低音電結他、電結他、電貝斯變成了銅管樂器、大鼓或大提琴,BSP就像一個放大版的金屬樂團,同樣發出令人震撼的聲音」。那充滿張力的表演及音樂意義相通於傳遞情感,以及使人感受當下。

探索內在 尋自我光芒

Kristjan Järvi形容Bright & Black是一個探索內在的旅程,進入最黑暗的地方,找出自我內在的光芒。開場曲Nidhugg由一系列音色漸強的弦樂斷奏作鋪墊,彷彿引領觀眾進入森林深處。之後接上Bloodgrind的一趟驚心動魄旅程,管弦樂器演奏出緊密的金屬音樂結構,大提琴更是拉出一種近似低沉嘶吼唱腔的人聲效果。Eicca Toppinen創作的Collateral Damage讓人幻想出史詩電影場景,擊鼓前行,其間穿插悠揚弦樂和激昂鼓樂互相對衡,最後以柔和的大提琴聲收結,旋律層次豐富。Eicca Toppinen分享,金屬樂手創作時不會避開所謂的黑暗或負面感受,反而通過音樂來處理這些情緒,過程療癒。他和Kristjan Järvi不謀而合說道,金屬音樂讓人感到積極,黑暗中存有的光明可賦予人力量,也是Bright & Black音樂會名字的含義。

第52屆香港藝術節: 《重金屬交響曲》

日期及時間:3月14日晚上8:00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票價:$280至$680

詳情:bitly.ws/3f7zQ

文:何詩韻

設計:賴雋旼

編輯:謝秋瑜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藝述速遞]

相關字詞﹕開眼 每日明報-副刊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