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1969年,日本藝術家Misao Jo(城みさを)在57歲時第一次織布,織出來的腰帶缺了一根經紗。按照一般標準,這條腰帶是技術不精造成的殘次品,但她認為有意外才像是人類做出來的東西。之後她發明了一種名叫Saori Loom的落地織布機,這種改良版織機輕便、可折疊,只有兩片綜片、兩個踏板,用於織最基礎的平紋布。機器的設計跟她的藝術理念一致:做出盡可能簡單的織機,讓所有人可以自由隨心地織布。
過去一年,我在紐約一家叫Intertwine Arts的非牟利組織當兼職教師,教智力殘障者、自閉症譜系障礙者等織布。組織的創辦人之一,是一名教授Saori織布風格的日本女士,因此在各個合作機構中基本上都有一台Saori織機。
我的工作中真正的教學不多,大部分時間其實在陪伴。參與工作坊的大部分是有智力發展障礙的青少年和成人,也有一些照顧者和合作點的員工。很多人長期參加,已經知道織布的基本操作,例如在編織板上織書籤,或在簡易織布機上織掛氈、圍巾等。
每個人的行為能力和審美興趣不同。有些人手指不太靈活,教師和義工會幫忙做穿針、打結等精細動作。有些人則完全能夠自己操作,在Saori織布機上做出很有秩序和設計感的作品。
年初,我在紐約下西區的Milton Resnick and Pat Passlof Foundation,看到畫家Matthew Wong(王俊傑)的作品,頗為震動。他的畫以風景畫和人物輪廓為主,顏色和情緒濃烈。我不十分懂畫,但他的作品擁有無可辯駁的和諧感和吸引力。王俊傑在加拿大出生,父母是香港人,患有自閉症和抑鬱症。他自學畫畫,不久就嶄露頭角,而因為他的精神障礙和自殺決定,有關他的報道總是以「抑鬱症天才畫家」、「當代梵高」為題——當然,在本篇文章中我也不得不提到這一點,抱歉。
創造力和精神疾病是不是有聯繫呢?畢竟有那麼多著名的藝術家先例。Genius is an abnormality. 但這個說法又有浪漫化想像的嫌疑,輕視了他們日常面對的挑戰,以及照顧他們的家人所付出的巨大心力。2019年,在王俊傑去世之後,他母親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說到他的抑鬱情况:「他會跟我講,你知道的,媽媽,我每天都在跟惡魔鬥爭,在我清醒的每一刻。」
更何况,並非所有自閉症譜系障礙者都能擁有社會恰好賞識的技能。在所謂「正常人」、「普通人」、「典型人」當中,每個人都還不一樣。那麼「非典型」的人,他們離中心標準更遠,可能性朝各個方向發射。我在機構當教師的過程中,當然不會要求參加者做出多麼傑出的作品,只要看到創作能夠陪伴他們度過一段還算愉快的時光——對於「典型人」來說其實也一樣的,也就足夠了。
文:林綺晴
(織物藝術家,常駐紐約)
個人網頁:www.linqiq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