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本理顯格格格調 成就北京平實地標

文章日期:2024年03月15日

【明報專訊】日本建築師山本理顯(Riken Yamamoto)於上周二(5日)獲得普利茲克獎(Pritzker Prize)。誠然山本獲獎之前,我對他的設計所知不多。最近和曾經在北京工作過的編輯說起,位於當地朝陽區的「建外SOHO」是山本作品之一,她才發現這個在以前工作地方附近的地標,原來是出自名師之手。

「沒有建築師的建築」

建外SOHO是一個大型商業及住宅群項目,於2007年落成,總建築面積達70萬平方米。即使從外面看來特色欠奉,只有重複的一格格窗戶,但正因為以如此大的尺度展示海量的立方體,讓建築群在寬闊的街道上特別搶眼,成為另類的北京地標。另一方面,層層疊上的白色立方框架,加上形態一致的塔樓,這平實、重複的建築語言,隱去創作者的主體,卻強烈呈現一種不喧鬧的「集體」。

這恍如《沒有建築師的建築》(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s)一書記錄的幾百年前集體住宅形態。就如山本理顯所言,他自1970年代隨導師原廣司到拉丁美洲一帶研究部落,看見它們既在建築形態上相似,又因各家各戶不同的生活形態而相異,於是形成他忠於反映社會形態的設計理念。山本筆下的作品,大多都是這種看來「一格格」平平無奇的建築語言,卻又成為建築師的設計特色,如普利茲克獎評審所言,「讓建築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發揮即是背景又成為前景的作用」。

「less is more」 簡約兼具現代感

山本及其作品比同期日本建築師低調,如安藤忠雄、伊東豐雄等。他能以國際建築師身分在2000年代的北京留下「築迹」,是情理之中,卻又意料之外的事。綜觀整個2000年代,北京嘗試透過建立城市及建築形態,經營其國際城市品牌,適逢2008年北京奧運,便形成一股國際建築師全面進場之勢——像毗鄰建外SOHO、形態獨特的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現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光華路辦公區)(OMA,2012),俗稱「鳥巢」的國家體育場(Herzog & de Meuron,2008),以及中國國際貿易中心三期A座(SOM,2010)等。這批建築均形態突出,部分甚至予人嘩眾取寵之感。為什麼山本會被選上成為建外SOHO的建築師呢?

建外SOHO是當時發展商SOHO中國的第三個主要項目,他們期望的是一個現代、沒有中國色彩(non-chinese looking)的設計,又希望這個項目能擺脫過往盲目追隨形式的陋習。時任發展商SOHO中國主席潘石屹曾在訪問中提到,機緣巧合下認識山本理顯,於是邀請他、日本的磯崎新、香港的嚴迅奇,以及另外兩名建築師提交競圖方案。潘認為,磯崎新的方案具有太多中國色彩的設計隱喻;嚴迅奇的方案則太具實驗性,未必符合市場口味;山本方案同時具備簡約、富現代感及視覺上突出的條件,因此獲選。當時建外SOHO的售樓書上,也不斷強調「少即是多」(less is more)這種常常與密斯(Ludwig Mies van der Rohe)一派現代建築掛鈎的格言。

模糊公私空間邊界

除了以上外在條件,發展商看中山本方案的另一原因,是其地面的城市規劃。山本在塔樓之間的不同角落放置低層建築,並以不同架空步道連接,配合商店形成合院及街區等公共空間。建築物不像大部分門禁社區(gated communities)般架起圍欄,任何人也可以進入建外SOHO的街區,模糊了公共與私人空間的界線,亦貫徹山本一直強調的「閾」(threshold)這種介乎公私之間的過渡空間的重要。

一併看山本其他尺度及類型的項目,如廣島市西消防局、橫須賀美術館及埼玉縣立大學等,皆予人「一格格」的感覺。除了「少即是多」的美學體現,這更大程度上反映山本適度有為的設計理念——建築師只提供框架,讓用家定義空間,如實赤裸地呈現生活面貌。就如建外SOHO的低層商用建築,立面大方格窗框可直接成為商戶或租戶的廣告板,路人對該區進駐的商店一目了然。

不過,在當代大型發展項目裏,建築師即使如何掌握其佈局及美學,房地產終歸受制於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來決定這些空間最終有多少人使用,或由什麼人使用。不過,至少它的存在成為大城市裏不同年代過客的共同印象,也是當今北京新貌的初代見證。

文:陳卓喬(Jefferson Chan)

戰後建築研究檔案(FAAR)成員

編輯:謝秋瑜

設計:賴雋旼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建築]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