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家何甘棠孫女 何智慧投身公益 腦力不懈

文章日期:2024年03月18日

【明報專訊】慈善家何甘棠的孫女何智慧(Sabrina)為人低調,網上搜尋她的名字,內容幾乎都是與公益有關。

她退休前,是國際律師行財務總監;3年前退休,生活卻不減忙碌。以為與其他闊太一樣忙於歎茶、shopping、環遊世界?她卻滔滔不絕地分享投身社區服務的經驗,放下工作,繼續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投入公益事務,學習不同事物,她深信「Brain, if you don't use it, you'll lose it」。

現時60歲的Sabrina,3年前卸下國際律師行財務總監一職,離開工作26年的公司。「退休時我到處發放消息,『我現在有時間,有事需要幫忙可找我』!」結果她的自我宣傳很奏效,細數現時的「工作」,包括梅夫人婦女會副主席,還有香港保護兒童會、博思會等轄下多個委員會委員,難怪連丈夫也忍不住「投訴」,與她吃飯需提早預約。

曾受SEN機構幫助 加入服務24年

眾多服務機構中,明德兒童啟育中心(The Child Development Centre,簡稱CDC)是她服務時間最長的一間,達24年,退休前已加入,退休後更「泥足深陷」,由家長委員、司庫至當上主席,「我已做十幾年主席,因為是小型NGO,不容易吸引人才」。機構規模不大,很多事務都要親力親為;多年來,一通來電、一個信息,她就要馬上處理,早已數不清投放了多少時間。

如此上心,因為她是過來人。

CDC主要工作是幫助有學習障礙、發展遲緩、自閉症等有特殊學習需要(SEN)的兒童。「我兒子出生時早產14周,僅780克,在瑪麗醫院新生嬰兒深切治療部住了8個月,做了多次大型手術,在鬼門關走過多次。」因出生時大腦曾出血引致受損,兒子的神經發展、言語能力等都出現問題。2歲時,同齡孩子準備上幼兒班,Sabrina卻很徬徨,不知道該找哪些服務幫助兒子學習。直至遇到當時CDC副主席,分享對特殊教育需要學童的支援,並安排她兒子入學。從言語治療、職業治療到物理治療,多管齊下,「我的兒子在那裏讀了兩年書,見到他有進步,CDC亦為我們家庭提供很多支援,我很感激」。所以後來機構邀請她加入做義工,沒多想就答應。

提早退休 陪伴年長家人不留憾

她又留意到,輪候社署資助學前康復服務的兒童很多,尤其是不懂得廣東話的家庭,所以接手CDC後,向社署申請提供資助服務,希望不論說廣東話或英語的兒童,都能早日得到適切服務,盡量來者不拒。

Sabrina說爺爺何甘棠生前為善不遺餘力,出資創立廣華醫院、聖約翰救傷隊香港分會等,嫲嫲曾說:「爺爺做這麼多善事,是為下一代積福。」但Sabrina卻有另一番想法。「我(做服務)不是為積福,尤其在CDC,親身經歷過養育一個有特殊需要的小朋友,要靠很多人幫忙。我幫一個小朋友,其實是在幫整個家庭。不論有幾多家庭受惠,It's good enough for me!」

Sabrina早在50歲時,已不時彈出退休的念頭,早已決定將在60歲左右離場,最後退休計劃因為家人提早3年實現。與家翁家姑同住的她,眼見兩老身體大不如前,「I don't want to have regret」,這句話她重複3次,「尤其是他們年紀大,時間有限,我想有更多時間陪他們」。

學打高爾夫 跟家人共建興趣

現時除陪伴家人、投入公益服務外,她還自學意大利文、騎馬、彈琴,因為她深信不要讓大腦停下來。「我有些擅長打乒乓球的舊朋友都在學新事物,又特意學用左手打球,訓練另一邊腦袋!」Sabrina近年亦開始上課學高爾夫球,希望與丈夫和兒子建立共同興趣,自製更多親子時間。雖然她已努力上課,想追上丈夫和兒子的水準,但課堂經常與恆常開會日程撞期,一個月只能打兩堂。「丈夫叫我勤力一點,叫我改開會時間,我說當然不行!」她斬釘截鐵地道出,猶如隔空回應。看來Sabrina精通高爾夫球還需一段時間,這一刻服務社區的身分,仍繫於她心頭。

文:張淑媚

編輯:朱建勳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