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圓明園享有「萬園之園」美譽,惟自從164年前遭劫,昔日倩影無法重現眼前。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正舉行圓明園特別展覽,藉遺存於世的文物和史料,結合多媒體科技,讓觀眾一睹登峰造極的皇家造園技藝。
五代清帝園居理政
圓明園原本為康熙帝賜予皇子胤禛(即後來的雍正帝)的一處園林,後來五代帝皇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在此園居理政,園林處處滿載皇家故事。圓明園在雍正年間興建成形,乾隆繼位後,於圓明園東面和南面修築兩座附園長春園、綺春園,其子嘉慶帝其後奠定綺春園的規模,圓明、長春、綺春合稱「圓明三園」。展覽入口放映一段4分多鐘的短片,透過投影方式呈現圓明園逐漸建成的景觀演變,重現園中十多處如詩如畫的景致。
圓明三園的建築設計反映在位皇帝喜好,以乾隆年間建成的長春園為例,其特點是仿建了大量江南園林,顯示出乾隆帝的嚮往。北京市海淀區圓明園管理處主任邱文忠提到,乾隆六下江南期間,「每到江南的時候看到哪個園子漂亮,他就把江南園林仿過來」。南巡時欣賞過的名園美景,移師京師在圓明園一一呈現,有些貼近原貌,有些藉寫仿捕捉南方園林意境,包括仿建蘇州獅子林、南京私家園林盧園。
乾隆年間國家強盛富裕,使朝廷得以大興土木擴建圓明園。邱文忠指,從建造西洋樓上,可反映皇帝的世界觀,「那個時候因為達到了鼎盛時期,他覺得世界上哪裏有的(景色),他都應該有,後來就仿建了西洋樓」。西洋樓位處長春園,是中國首次仿建歐式園林,今天到訪圓明園乃遊客必去景點。中西風格結合的雕刻方式,也體現當時的文化交融。不過邱文忠強調,圓明園的核心還是中式的傳統園林,西洋樓的面積其實只佔約百分之二。
萬方安和殿平面呈卍字形
歷代清帝信奉藏傳佛教,圓明園的造園理念體現宗教影響,例如修建正覺寺等寺院,顯示圓明園同作祭祀之用。此外,雍正帝常用的寢宮「萬方安和殿」(又稱萬字房),主體建築平面呈卍字形,為象徵神聖與吉祥的佛教符號;內部空間分為33間房間,數字呼應佛教裏觀音菩薩的33種化身。「萬方安和殿」的外形與內部構造,可從展覽中展示的珍貴燙樣窺探一二(見另稿)。
五代清帝曾在圓明園生活,園區滿載皇室家庭相處點滴,《喜溢秋庭圖》正是描繪道光帝與喜愛的嬪妃及子女於庭院行樂。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助理研究員梁慧淇着大家留意,《喜》圖上方鈐有「慎德堂寶」,或表示此圖曾藏於道光帝與咸豐帝的寢宮、由前者親自取名的「慎德堂」。另外,道光帝親手提寫「喜溢秋庭」四字,表達家庭生活帶來的歡樂。
圖中身穿棗紅色袍的小孩為道光帝第六子奕訢,即後來的恭親王。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縱火焚燒圓明園,《喜》圖被帶出園外,幸獲清朝官兵截獲。恭親王特意前往昌平州,叩拜這幅畫有先父御容的畫作,然後才送回京城壽皇殿(存放遺像之處)供奉。《喜》圖現為故宮博物院藏品,是少數獲認定曾存放於圓明園的物品,非常難得。
紀恩堂文物聚首一堂
皇帝的家庭生活從來不止天倫之樂,箇中還牽連皇位繼承。乍看之下,《雍正帝牡丹臺觀花行樂圖》一作描繪雍正帝於圓明園牡丹臺賞花,身旁束金黃色腰帶的少年被指是其子弘曆(後為乾隆帝)。牡丹臺對於三代皇帝別具意義,在康熙六十一年,雍正特意帶同兒子弘曆到牡丹臺,與父皇康熙帝初次見面。
有指康熙對聰明伶俐的弘曆另眼相看,離世前半年將他撫養宮中,又在避暑山莊親自教導。邱文忠提到後來還有一種眾說紛紜的論述,因為康熙鍾愛孫子弘曆,所以才把皇位傳給其子雍正。《雍》圖取景於牡丹臺,有學者推測,雍正帝或以作喻示康熙帝選定自己和弘曆為繼位者。
為紀念皇祖(康熙帝)與皇考(雍正帝),乾隆帝親題懸於牡丹臺的「紀恩堂」牌匾,又撰寫〈紀恩堂記〉、製作「紀恩堂」寶,置於紀恩堂中。展覽可見由大臣抄錄的《紀恩堂記》,以及刻有該文的「紀恩堂」寶。梁慧淇指,後者現屬私人收藏,相信是在圓明園遭劫後一直流連在外,這次展覽難得讓紀恩堂之物聚首一堂。
180多件碎片 重新修復青花瓷
圓明園自1860年被搶掠,園林建築被毁,藏品或破碎或四散。北京市海淀區圓明園管理處主任邱文忠透露,這些年圓明園遺址一共出土十多萬片瓷片,有些非常破碎,因此要從中修復別具挑戰。譬如在「皇室親情」展廳中展示的青花瓷「纏枝紋繡墩」,是由180多片重新修復而成。
從2009年開始,清華大學團隊參考大量有關圓明園佈局與結構的資料,着手研究數字復原,現在大部分的景點已可在虛擬空間重生。邱文忠介紹未來會以多種方法,向遊客呈現圓明園遺址:「通過在行駛的電動車上,我們混合虛擬、現實。到了這個遺址,就能從遺址看到數碼復原。」他強調所有數碼呈現方式,均是建基於研究基礎。
現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行的第一期展覽,讓約100件與圓明園相關的展品在同一空間公諸於世,試圖還原這「萬園之園」的風采。邱文忠指,這次展覽的策展方向貼近生活,也很有意義。「選擇圓明園(作展覽),我想早晚都是要選。故宮跟圓明園是天然的聯繫,都是皇家文化。」他續說:「圓明園它在當時,就代表了(中國)文化藝術的一個高峰。」
「燙樣」如建築模型 全球僅存80多件
是次展覽重點展品包括在港首次展出的「燙樣」,即由清代皇家御用建築師為呈送御覽而製作的建築模型,外觀與現代的建築模型相差無幾。全球現存燙樣僅有80多件,來港的5件原件及1件複製品獲故宮博物院借出,將分兩期展出。觀眾可在第一階段展覽,欣賞雍正帝最喜愛的住所——圓明園萬方安和殿燙樣,以及九洲清晏殿燙樣。
根據黃希明、田貴生〈談談「樣式雷」燙樣〉一文,清代樣式房負責製作建築物設計圖紙及燙樣,後者根據前者擬定的尺寸式樣,按一定比例製成。故宮博物院古建部館員李雨濛形容,燙樣的原料和工藝樸素,包括紙張、易於造形的軟木頭(如白松、紅松),部分燙樣還會放置草木模型,取材自真實的植物。
圓明園重建造價太高作罷
燙樣常見的紙張材質包括高麗紙、皮紙等,每種紙的韌性和厚度不一。為何取名燙樣?原來因為製作過程中需要熨燙。以萬方安和殿燙樣為例,屋頂上蓋由一層層紙張疊加,每層之間以膠水黏合,由於紙張在自然乾的過程中會皺起,所以需要透過加熱撫平皺褶。
現存燙樣為圓明園被燒毁後,同治年間計劃重修時製作的模型。李雨濛提到,五代清帝喜歡居住在山明水秀的圓明園,相較之下紫禁城沒那麼舒適,於是同治帝急切希望重建圓明園。另一方面,若圓明園得以重建,也能在戰爭時期鞏固對皇室政權的信心。可惜當圖紙與燙樣完成製作,皇帝才發現建築成本實在太高,重建計劃就此作罷,只留下精美模型讓後世觀賞。
從康熙年間至清末的200多年,雷氏家族七代人主理皇室建築設計,為圓明園樣式房服務。雷氏第一代是江西人,那裏在元朝之後較少受戰爭紛擾,讓精湛的木工與建造技藝得以完善保存。「他們當年作為南匠被召進來,入京實行建造。所以他們肯定帶來了南方木藝上或園林上的一些風格。」李雨濛道。
正如現代建築動工前會製作圖紙、模型,古代建築師的工作也類同,只是相關紀錄甚少流傳下來。燙樣不僅有助研究清朝建築師的工作思路,更可讓現今世代觀摩高超工藝,回味圓明園的全盛時期。
「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圓明園——清代皇家園居文化」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