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自傳式作品 難能可貴(上)

文章日期:2024年03月29日

【明報專訊】3月和4月有兩部「半自傳式」港產片上映,《填詞L》和《但願人長久》。這兩部戲不少人分別講過,雖然看上去題材不同,但兩者有很多共通點,例如都是女導演的作品,而且自編自導;然後導演都曾經把經歷寫成書籍,《填》改編自《我很想成為文盲填詞人》,而《但》改編自短篇小說《夏日的告別》,同樣獲提名台灣第60屆金馬獎的「最佳改編劇本」。以下劇透。

《填》是導演黃綺琳由中學開始追逐「填詞人」這個夢想,卻處處碰壁的故事。當時看畢,便覺得曾經追夢,及仍在追夢的人必然很有共鳴。尤其是創作人,選擇投身以一種媒介不論是填詞、作曲、導演、表演等創作,可能只因為單純的喜愛,但要有「持續創作的機會和資源」卻相當困難,不免會質疑那份喜愛是什麼?是否值得自己付出這麼多甚至未來整個人生?最深刻是聽到女主角羅穎詩應該是在回應唱片監製時,說了句「我無努力啊」。因為尚未做出成績,即使已經很努力,或為了面子,或為了安撫自己,只能否定自己的努力,令人心酸。

《但》將在4月11日公映。故事關於身分,從內地來港的兩姊妹,如何面對在香港的生活,還有吸毒入獄的父親,貧窮的家庭。最有感觸是兩姊妹和家庭的牽絆,到底要接受還是擺脫窩囊的父親;又正如她們和香港的牽絆,她們掙扎是否要擺脫帶普通話的腔調、隱藏身分證的號碼,如何跟香港認識的朋友玩樂拍拖,要關心社會或者走向世界。她們每時每刻都有不同決定,像紐帶互相交織,其中包覆的還是家庭和過去給她們的影響,而電影的結構成功表達如此複雜的情感。

兩部作品在編劇上都非常出色,能看出她們純熟自如地運用文字和語言,並反映了她們各自的性格。《填》講填詞,只要留意片尾工作人員名單就會知道,劇中所有歌曲都由黃綺琳一字一句寫成,而她寫的台詞簡單、直率、地道,還有很多諧趣和押韻的部分,有點麻甩又可愛。《但》則明確用上廣東話、湖南話、英文、普通話、日文等不同語言的台詞,唯有語言的複雜才能反映身分的複雜,怎樣說話才能表達自己?由此留意電影另一種語言——沉默,導演捕捉的畫面,人物的表情與風景,如此細膩動人。

身為編劇學生,清楚知道在作品「寫自己」有多難。縱然所有劇本角色都反映編劇如何看世界,都有編劇的影子,但是要明明白白地寫,要留意自己與角色的距離,太近,就很易沉溺其中,特別是悲情部分;太遠,就會變得冷漠,甚至對角色不信任,批判、嘲笑角色。要知創作者的視點就是觀眾的視點,距離拿揑不好,觀眾就無法投入和共情戲中角色。所以能寫齣好的自傳式作品,那肯定是創作者對自身經歷有着很深刻的反思,還有對自己和造就自己經歷的身邊人的溫柔,理解他們的選擇,這是很有力量,而難能可貴的。

另一點是,電影真摯分享成長故事時,其實也在側寫社會變遷。常說香港沒有史詩式電影,筆者上星期看了香港藝術節的《庫維爾1975:青春浪潮》,導演羅伯特.利柏殊便是擅長以自身經歷反映社會變遷的大師,下期電影劇場一齊講,續談半自傳式作品之美。

作者簡介:香港編劇學生

文:劉螢

[開眼 大都會文藝誌]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