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文學‧《笑傲江湖》是金庸的,東方不敗卻是徐克的

文章日期:2024年03月31日

【明報專訊】任何年代,金庸書迷都樂於爭論哪一部金庸影視改編最為接近原著,然而各花入各眼,恐怕難有答案,但要數最出色地偏離原著,而又能夠獨樹一幟,首推自1990年問世的《笑傲江湖》三部曲。

金庸於1970年代初封筆,來到1980年代末,其筆下「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所有著作皆有港台影視改編,武俠片風潮延續多時,題材已見重複,缺乏新意,不過影壇怪才多,不拘泥於原著,不喜歡依書直說的大有人在,醞釀了許多大膽破格,有意「騎劫」金庸及其他武俠名著的新派變奏。往後有些成為了經典,有些則成為了邪典。

在1988年,經歷創作低潮,久未有新作的胡金銓,在徐克協助之下再次執起導演筒,開拍《笑傲江湖》。胡金銓本身就是1970年代與張徹、楚原齊名的武俠片一代宗師,徐克則破舊立新,以《新蜀山劍俠》開創了另一派玄幻美學。師徒聯手,笑傲江湖,本應是武俠電影一個新里程碑。

可惜事與願違,《笑傲江湖》再拍不久,便在拍攝風格及商業元素的取捨上產生嚴重分歧,鬧得不歡而散,胡金銓中途退出,雖然電影導演一欄,仍然掛名胡金銓,實為徐克、程小東、李惠民、許鞍華(不記名)等執行導演善後,分工拍攝餘下部分,算是一部集體接龍作品。幾位年輕導演的電影風格,明顯跟胡金銓在《空山靈雨》、《山中傳奇》那種傾向古典水墨的詩意構圖非常不同,以致《笑傲江湖》畫風前後不統一,故事情節亦由幾個獨立部分組成,彼此不連貫,有點強行拼接的感覺,也成為了此作的最大敗筆。

儘管胡金銓親自拍攝的部分最後大幅刪減,大概只剩下電影前段部分,不過,整部作品的改編方向,則貫徹了胡金銓過去作品的味道,特別是《龍門客棧》。故事一開始安排令狐冲代師父岳不群到野店跟林鎮南(小說角色原名林震南)見面,發現外面已被錦衣衛重重包圍,原來眾人已成甕中之鱉,這佈局就跟《龍門客棧》頗為相似(幾年之後徐克亦翻拍了一部《新龍門客棧》),反而觀照《笑傲江湖》原著,電影只是借用了一小部分,情節及角色簡化甚多,但最為重要的分別,卻不在情節和角色,而是多了一段歷史背景。

《笑傲江湖》是金庸作品之中,少數並沒有明確提及故事發生在哪一個朝代的長篇小說,但胡金銓則「改刀」以東廠發現宮中秘書《葵花寶典》被偷,秘密帶同錦衣衛追殺林鎮南為電影的開場白。林鎮南的身世背景有點牽強,從原著的福威鏢局總鏢頭變成一名假扮錦衣衛的偷書賊,同時又認識華山派掌門人岳不群,最後呈現的人物關係不太合理,大概是在胡金銓離開之後刪去了不少篇幅,不過,東廠插手江湖,以掌權機關的身分介入民間,這一政治指涉便跟《龍門客棧》一脈相承。後者同樣以明朝黨宦專權為背景,描述一代忠臣兵部尚書于謙慘死,東廠派出錦衣衛誅殺于謙後人,幸得一批民間俠義之士相救。于謙的原型,某程度上就是同年被批鬥,其後卒於冤獄的明史學家吳晗。吳晗的其中一條罪狀,就是曾經寫過大量關於「東」廠的文獻,被視為反黨誅心。胡金銓借《龍門客棧》寫東廠殘害朝廷棟樑,多少也折射了像他這樣一個南下避禍知識分子的心聲。

當然,由幾個導演接力完成的《笑傲江湖》裏,混雜了他們的創作元素,以致整體不像胡金銓過去的作品那麼嚴肅和沉重。許冠傑飾演的令狐冲,就專門負責插科打諢、整蠱作怪,使全片都充滿喜鬧色彩,加上華麗的打鬥動作,將風清揚的獨孤九劍變成幾招「必殺技」,也令電影多了一些遊戲感。事實上,故事一直圍繞着幾場偷龍轉鳳的小把戲,譬如說,林家早已被東廠滅門(原著小說是福威鏢局被青城派滅門),由張學友飾演的東廠太監歐陽全繼而假扮林平之投靠華山派,而東廠又將滅門兇手嫁禍給苗人秘密組織日月神教,再扮成林家配合假林平之迎娶岳不群女兒岳靈珊。

但到把戲拆穿,其實笑裏藏刀,不講家規,不講江湖規矩,當東廠廠公換回一身官服,終究還是講國法,連名門大派的掌門人都要一聲令下向東廠太監叩頭,否則等同叛國,即時處決。廠公是個不折不扣的真小人,開不起玩笑就赤裸裸地炫耀他狐假虎威的政治權力,但岳不群亦不愧是個偽君子,危急關頭不講教義,不講尊嚴,要叩頭就真的老老實實開始叩頭。電影跟原著小說一樣藏起政治機鋒,笑罵江湖名門毫無骨氣,空有武藝卻人人畏懼權勢,淪為朝廷爪牙、政治傀儡,更顯得故事一開始寧死不出賣好友,同舟共赴黃泉的劉正風和曲洋人格高尚。

在這個電影版本,令狐冲遇到被東廠追殺的劉正風和曲洋,同舟共濟,死前合奏一曲〈笑傲江湖〉,也就是電影主題曲〈滄海一聲笑〉。令狐冲一直將樂譜帶在身上,最後重施把戲,以兩人所贈的《笑傲江湖》掉包《葵花寶典》,騙過了老奸巨猾的岳不群——從觀眾角度去看,這也剛剛呼應了電影如何以二創橋段偷龍轉鳳,取代了原著劇情。整部《笑傲江湖》雖然不完美,有着很多縫補將就的處理,但今日能夠成為經典,另一原因相信就要歸功於黃霑及顧嘉煇合作的〈滄海一聲笑〉。

加入政治背景未必是錯誤詮釋

撇除這首膾炙人口的經典主題曲,作為整個系列第一集的《笑傲江湖》不算成功,不過加入東廠及黨宦為禍的政治背景,既有胡金銓的作品特色之餘,也未必是個錯誤的詮釋。放在胡金銓的電影脈絡裏,東廠自然有着對毛澤東時代的一些影射。而金庸寫《笑傲江湖》何以不提時代背景?其實不是不說,是時代太近,近到就在眼前。《笑傲江湖》是1967年開始連載,同一年胡金銓則執導《龍門客棧》。而在中國大陸,文革十年剛剛開始。

過去已有大量金庸作品研究,分析《笑傲江湖》裏的日月神教教主東方不敗有可能是影射毛澤東,特別是一眾教徒爭相高喊的「東方教主,文成武德」等等阿諛奉承的口頭禪,還有什麼教主寶訓,都充滿了文革時期特色。今日再看《笑傲江湖》,可以窺見當初胡金銓所部署的一些創作意圖,可惜不合時宜,在1990年代回歸前夕,如此太過認真、太多政治指涉的作品,可能不適合娛樂至上、聲色犬馬的香港大氣候。

相對而言,真正讓《笑傲江湖》系列成為顛覆金庸代表的作品,是徐克和程小東執導的續集《笑傲江湖II東方不敗》(下稱《東方不敗》)。沒有胡金銓參與的第二集,電影標題直接寫作《東方不敗》,Swordman(笑傲江湖)只是副題小字,而續集甚至把前作所有演員都改頭換面,重新選角,唯獨留下前作主題曲〈滄海一聲笑〉,一來這首歌大受歡迎,已成為《笑傲江湖》系列的招牌,二來有銜接兩集故事的用途,作為令狐冲和任盈盈想一起淡出江湖的約定。

在劇情上,《東方不敗》延續前作,描述令狐冲離開華山派,與東方不敗意外相遇的另一番奇緣。惟電影風格大異,更大程度脫離原著的同時,更見奔放大膽。這一集的主角,自然是日月神教的教主東方不敗,時至今日,提到東方不敗的第一印象,無論是娘娘腔(基佬)、雌雄同體、絕色美男子,還是較為政治正確的跨性別者,都很大程度是受到《東方不敗》裏林青霞的形象所影響。

然而,電影裏的東方不敗,跟金庸筆下的文字描述可謂差天共地。原著裏,東方不敗最初一直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直到故事非常後期才現身。因此,讀者是先透過一眾角色的反應,對東方不敗有先入為主的(負面)印象。是的,金庸對東方不敗的人物描寫頗為負面,性情極端,好勝心強,他可以為求目的不擇手段,為練《葵花寶典》不惜自我閹割,背叛曾有知遇之恩的任我行,取而代之成為日月神教教主之後,隨即誅除異己。然而,他練功去勢之後突然形象大變,濃妝厚脂,衣著妖艷,伴在身材魁梧、一臉虯髯的楊蓮亭身旁。令狐冲覺得他不男不女,既詭異又滑稽。在林青霞演《東方不敗》之前,另一個演過東方不敗的人其實是江毅,是個男扮女裝、陰陽失調、不倫不類的老人妖,形象醜怪,更接近金庸原著。

擺脫保守性別意識 開放情慾對象

在《東方不敗》裏,不只東方不敗的角色形象大變,就連林青霞演員本人,她在1980年代一直是清秀佳人的形象,是最典型的瓊瑤小說女主角,跟東方不敗完全風馬牛不相及。據聞金庸本人當初亦對東方不敗的選角頗有意見,並不認同林青霞是合適人選,而且不應該是女性演員。但徐克堅持,認定東方不敗非林青霞莫屬。原因之一,是徐克心目中的東方不敗另有原型,是來自《新蜀山劍俠》裏林青霞飾演的瑤池仙堡堡主。因此,他所形塑的東方不敗,便多了《蜀山》的成仙概念,代替了原著小說自宮練武、走火入魔的描述。東方不敗練成《葵花寶典》,武學上的登峰造極都是其次,他沒想到自己變成雌雄同體——成仙之後,對人世間的情慾都有了新體會。他沒想到自己會愛上令狐冲,幻想自己是女兒身,渴望與男性交歡,甚至因愛成妒,為愛而對他「留情」。真正開悟的並非武學境界,而是情慾的越界。

這肯定超出了金庸筆下對東方不敗的描述,喜歡原著的讀者能否接受是一回事,但《東方不敗》在性別意識上是一次大躍進。於1970年代執筆《笑傲江湖》時,金庸亦明顯跟隨了社會傳統價值,字裏行間對東方不敗的不男不女形象大肆嘲諷——事實上,就是為了嘲諷他是一個走火入魔的極權者,所以才讓他變得不男不女。背後就是將閹割性器官與權力令人腐化的隱喻結合,去勢之人等於邪門左道,沒有陽具的男性,模仿成為賢淑女性,在令狐冲這些傳統男性眼中,無異於失智、失常的老妖怪。東方不敗自然有着用來含沙射影的用意,但相隔半個世紀,放在今日性別意識進步的年代,東方不敗可能是金庸寫得最差的角色,卻在《東方不敗》裏改造成香港電影其中一個最出色、最成功的角色。徐克在1990年代對東方不敗的重新聯想,不但比較開放,也其實很前衛,他反過來將「欲練神功,必先自宮」這句充滿陽具崇拜的口訣,錯有錯着為東方不敗擺脫了保守性別意識,開放情慾對象。

至於電影裏的令狐冲和任我行,他們就維持了原著小說的守舊男性思維,代表觀念保守,以及普遍恐同的社會大多數。電影最後部分,打鬥精彩,但不及他們兩人跟東方不敗的對話精彩。任我行知道《葵花寶典》的竅門在於男性去勢,就三番四次以性別、性取向來奚落東方不敗,「還不叫東方不敗叔叔?還是要叫阿姨?」而且他認為生理不健全的男性,就無法對女性產生性慾,只可以成為同性戀者。「我以為你為江山才練《葵花寶典》,原來你是為男人?」言下之意就是,為江山,為事業,自我犧牲是男人本色,為兒女情長卻是女人本性。

而令狐冲更為糾結的是,跟自己有過一夕歡愉的女子(其實是東方不敗的妾侍詩詩)到底是否眼前的「女子」東方不敗。愛上東方不敗,就代表他自己的性取向變得不正常。東方不敗墮崖時,他自動伸手去救,其實是他的自救,他只是想問清楚對方,證實自己不是真的跟人妖上過牀。東方不敗只答一句:「我不會告訴你,我要你後悔一世。」然後自殺。所謂「後悔」,就是如果他放不開性別禁忌,那不是真正愛過自己,就要背負曾經有過一段龍陽之情的「罪」。

憑一部作品改變了東方不敗與林青霞的形象,當然是《東方不敗》成為不朽經典的原因,但從今日來看,東方不敗不只身懷蓋世武學,不將江湖正道與朝廷放在眼裏,還代表性別觀念——起碼對照金庸著書的年代——變得更為開放進步的1990年代。

當然,不只美學和性別觀念上推陳出新,《東方不敗》作為一部商業電影,都同樣成功。與《東方不敗》相隔不到一年,徐克監製,程小東、李惠民執導的第三集《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下稱《風雲再起》)便明顯在商業誘因之下急就章推出。這一集標題連「笑傲江湖」都沒有,也沒有令狐冲、任盈盈這些原著重要角色,完全是一部東方不敗外傳作品,脫離金庸原著的原創故事。

既然林青霞飾演的東方不敗是電影的最大賣點,他們就乾脆將這個雌雄同體的形象自我消費一番,讓它自我崩壞。承接前作結局,東方不敗於黑木崖墮海,一直生死未卜,但江湖上陸續出現了冒名作假的偽東方不敗——居然跟第一集的假林平之有首尾呼應效果。王祖賢飾演的前度寵妾雪千尋,一直深愛(曾經是英俊男性的)東方不敗,不相信他已經死去,於是扮成對方在江湖高調行事,迫使本尊現身。養尊處優的朝廷高官,甚至喜歡找一群女妓穿起男裝,扮成東方不敗自娛。

林青霞與王祖賢的配搭,一個是男身女相的東方不敗,另一個是易服假扮的東方不敗,居然從上一集男同志身分,變成今集一段似是而非的女同性戀,雖然都充滿男性思維和商業計算,但沒今日那麼講究性別政治正確,反而容許了這些不一樣的嘗試。可惜《風雲再起》本身急於開拍,劇本太差,整體不及《東方不敗》那麼破格精彩。只能說,《東方不敗》是經典,《風雲再起》則成為後續的邪典。不過,令人難忘的是東方不敗穿起日本武士甲胄,揚帆自報家門,號稱「東西方不敗」,是有一點落雨收柴,卻總算為這個再三顛覆原著的《笑傲江湖》系列做了個狂傲不馴的收筆。

但《風雲再起》可能拍得慢一點也不行,故事裏人人都扮東方不敗,故事以外也是,因為林青霞的雌雄同體形象深受1990年代香港觀眾喜愛,在商言商,隨即像量販產品一樣被大量複製、褻玩,榨乾所有市場價值。林青霞於息影之前,就已經重重複複演過許多類似女身男相、美男子的古裝角色,譬如《刀劍笑》的名劍,《絕代雙驕》的花無缺,當然,還有《東邪西毒》裏因愛成癡,分不清真身是誰的慕容燕/慕容嫣,對着倒影練劍的獨孤求敗。顛覆金庸,終成一代經典,大概只有王家衛的《東邪西毒》能與徐克《東方不敗》爭輝。

(三之一,每月最後一個周日刊出)

文•紅眼

美術•劉若基

編輯•鄒靈璞

電郵•literature@mingpao.com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