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在當今日益數位化的社會,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改善人類生活的重要力量。生成式AI工具,如ChatGPT,更成為各界熱議話題。
長者被邊緣化
然而,在充滿希望的光環背後,AI技術對老年群體的隱性排斥正引起學者關注。AI中的年齡偏見導致老年人在數位化轉型中被邊緣化,影響了他們在科技生活中的參與度,以及對科技紅利的享有。
近期一項研究,來自德國柏林自由大學(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學者Justyna Stypinska提出,AI對年齡偏見的5種表現:
1. 技術層面:AI資料蒐集和演算法中對老年群體的排除和忽視
在技術層面上,年齡偏見通常潛藏於演算法和數據蒐集中。以醫療健康的AI應用為例,如果主要收集年輕人的健康數據,那麼相應的AI模型在為老年人提供診斷時,可能不夠準確,因為它沒有充分學習到老年人的健康特徵。
2. 個人層面:AI從業者對老年群體的年齡刻板印象
在個人層面上,AI從業者可能會有意無意地將年齡偏見帶入工作。舉例說,在設計社交媒體平台演算法時,可能會傾向推薦年輕人感興趣的內容,忽視老年人的興趣和需求,使老年人難以從資訊流中找到對他們有價值的內容。
3. 話語層面:AI主流公共話語中對老年的忽視
在話語層面上,許多關於AI的新聞報道和科技展望都聚焦於年輕群體和他們的需求,老年人在AI相關的公共討論和媒體報道中,往往無影無蹤。
4. 群體層面:AI技術對老年群體的歧視影響
在群體層面上,AI產品多以年輕人為目標,這種預設可能忽略了老年人的存在和需求。以金融服務為例,若於AI技術的信貸評分系統,未考慮對老年人的適用度,可能導致他們在貸款審批過程中受到不公平對待。即使目前已有利用AI服務老年人,例如照護和陪伴機器人等,但這些應用局限在將老年人想像成需要照護的對象,而對於他們其他需求,例如學習和娛樂,則鮮有涉及。
5. 使用者層面:老年人作為AI產品和服務使用者的困難
最後,在使用者層面上,AI產品和服務設計往往忽視老年使用者的體驗。例如,許多智慧型家居設備的操作界面複雜,對於視力、聽力、手部靈活度有較高要求。另外,許多在線服務,包括網上銀行和購物平台,假設用戶對於最新數位技術有一定熟悉度與操作能力。
AI設計和發展的年齡偏見,造成老年人使用服務時遇到困難,進而對使用這些產品和技術缺乏信心和積極,不能享受科技帶來的福利。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對AI可能增加社會現存的年齡偏見表示擔憂,並呼籲採取措施。
加入老年人視角
解決問題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包括技術開發者、政策制訂者及公眾的認識提升,共同營造一個對所有年齡友好的數位環境。通過更多元化的資料蒐集、消除從業者刻板印象,以及在AI發展過程中加入老年人視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年齡歧視問題。
AI技術開發者和政策制訂者應當更加注重包容度和多樣化,保證AI產品不僅服務年輕人,也能照顧老年人需求。科技應為所有人服務,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確保科技的裨益普惠於每一個年齡段,共同構建一個沒有鴻溝的未來。
文:李佳(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