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舉辦的野外生態保育大學生贊助計劃,簡稱USSP,自2005年起每年支持多名大學生自選心儀專題,分小隊到境外跟合作伙伴的專家研學不同生態,對青年啟發良多,至今已資助逾400名本地大學生前赴亞洲區內超過15個國家及地區,參與多達170項野外考察工作,例如,兩棲及爬行類動物學者宋亦希博士和被稱為「珊瑚媽媽」的崔佩怡博士都曾是計劃受惠者。
跟島國蛙專家研究
今年,科大學生Tony和Winfield參與了USSP,剛從斯里蘭卡回港,我相約他倆行山交流。原來,他們的小隊與人稱「樹蛙之父」的教授和當地研究人員,同登了斯里蘭卡的四高峰之一亞當峰,以聲學探測及辨認不同物種。山中三日,已分辨了逾廿種蛙類。斯里蘭卡蛙類多樣,數以百計,相對香港只有24種。是次考察,同學們看得多而且看得更深,獨特體驗亦多樣。Winfield舉例:「有次在野外近攝一種樹蛙時,發現這品種受驚時會綠變黃,警告生人勿近!」另外,他倆又發現到另一品種的蛙被取樣作研究,暫離野外時,本性哇哇大叫也頓變無聲,弄牠餵牠仍是「蛙蛙無聲」。
消失中的蛙之家
「原來斯里蘭卡不少蛙類居於高山,高地天氣寒冷而且非常潮濕!」Tony興奮地說,這顛覆了他對蛙類的既有認知,以為牠們常居熱帶雨林;而當地的潮濕程度,比起前陣子香港回南天更勁,早上葉面水氣厚得可讓樹蛙在此產卵。然而,全球暖化正威脅這些蛙類,可謂令牠們「逼上涼山」,棲息地推向面積愈來愈小較寒冷的近山頂帶。他倆異口同聲:「如果溫度持續上升,相信很多斯里蘭卡的獨有品種都會滅絕!」若然生態上邁向「蛙蛙無聲」的臨界點,人類還可獨善其身嗎?
視環境為家
這旅程不但啟發他們對生態的探究,而且讓他們領略當地人與自然共生的日常生活,從而反思自身生活態度。他倆醒悟要將環境視之為家,保育環境,低碳樂活。這亦令我回想起早幾年在斯里蘭卡的體驗,我遊歷處於亞當峰東鄰的霍頓平原國家公園,此高原本是水鹿等野生動物的狩獵場,幾十年前終於成為保護區,但遊人衍生新問題如廢塑污染,曾有水鹿因誤食垃圾而堵塞食道死亡。此國家公園已禁止遊人攜帶膠袋、即棄水樽之類的物品,我當時入園也經過搜身。近年,我在不同地方遠足,都致力BYOB如自己水壺自己帶,保育環境是我家。
當日在港行山,山林中濕度極高,Tony的眼鏡都被水氣模糊,令他們懷念斯里蘭卡高濕度環境中的探蛙日子。他倆本以為USSP只是一個10日的生態之旅,竟想不到扭轉了他們自身的生活態度。「星星之伙」旨在連結不同伙伴,心繫環保,令保育環境之火生生不息,提速感染更多人同行低碳環保轉型。●
文:黃錦星
(本版刊出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