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2024年,有幾多人還在討論和研究「追星」?不是討論「明星」,是討論「追星」,那個曾經在疫情期間風靡全城的現象。4月中,前進進戲劇工作坊的作品《燃燒的星與迷的圖像》就以鏡粉對MIRROR的愛為主題。
說起鏡粉,會記得什麼圖像?塞滿姜糖的銅鑼灣、因教主而變成粉紅色的尖沙嘴,還有叱咤的燈海;而這兩年鏡粉又被妖魔化,網民透過攻擊偶像外表和能力說明粉絲的不理性,放大個別鏡粉侵犯藝人私隱的行為,然後連登的網民總是把鏡粉,特別是女性粉絲塑造為「瘋女人」(可惜很少人從女性主義角度探討此事)。這個群體其實在過去6年經歷過很多高山低谷,還必須面對一個很大的創傷——演唱會墜屏事件。
身為粉絲的文本和聯合導演袁潔敏,選擇以自我民族誌(autoethnography)方法切入研究追星這件事,既寫親身經歷,亦有訪談和現場觀察等,並以「講述劇場」(lecture performance)方式呈現作品。
說得簡單點,全劇第一場,觀眾會聽演員飾演的研究員「講lecture」,好像回到大學聽同學「present」自己的研究,追星現象何來,文化研究理論怎樣剖析工業運作,心理學又如何解釋追星的心態等。正想着這樣的「presentation」會持續到何時,場景便突然轉換進入「representation」的環節,透過重演研究員訪問粉絲的場景,讓觀眾進一步靠近粉絲,他們怎樣看待追星,為何考慮脫坑。然後就是研究員的內心獨白,他怎樣觀察不同的粉絲,還有更重要的是,如何想像他們的愛和掙扎,這個剝洋葱的結構讓觀眾一步一步接近粉絲內心,明白追星對粉絲的意義。
這是戲劇嗎?角色的戲劇行動是什麼?想起曾和好友討論「愛」是不是戲劇行動。追星的愛可以很純粹,在明星或創作者,以及粉絲或觀眾之間,很多時候只是共鳴和感動。而與同樣被感動的人結成群體,繼而一起行動,因為成為群體,繼而互相支持,並要面對各種質疑與挫折。墜屏事件之後,加上疫情後開關,這股鏡粉熱潮好像稍有減退,但愛一個人,一件事,一個地方,最重要是堅持,而這個堅持未必有外顯的、可見的、戲劇性的行動,但有很多隱形的努力在背後,很subtle,卻才有發掘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