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Planner:打工仔本領

文章日期:2024年05月24日

【明報專訊】記得有次到東京旅行,搭上一架滿員電車,夾在乘客之間動彈不得,感覺好不自在,但日本人早已對這種通勤模式習以為常。著名德國攝影師吳爾夫(Michael Wolf)拍過高密度的香港建築,也記錄過日本上班族的擠車情景。他在2010年起,連續4年,每年到下北澤站4星期,隔着車門玻璃捕捉乘客處身擠迫車廂的表情和肢體動作。照片中大多數人都是閉起雙眼,面無表情,難以察覺他們的情緒,反而從那貼近玻璃、繃緊的手指能感受到他們的不安和難受。Tokyo Compression系列的其中72張照片和8幅平版印刷來到了上環Flowers Gallery,照片在畫廊中橫向並排展示,驟眼看就似一列電車駛過。

法國和日本藝術家二人組合K-NARF & SHOKO創作的《「働き者」企劃》同樣記錄了上班族。「働き者」的意思是「有本領的勞動者」,藝術家組合2016年起用上3年收集過百幅不同階級的日本職人肖像,讚揚他們辛勤耕耘。照片必須在便攜式攝影背景下拍攝,再以K-NARF發明的獨特攝影冲印技術處理成「tape-o-graph」。計劃已擴展至米蘭、紐約、曼谷、台北等50個城市,今年3月,他們前來香港拍攝打工仔肖像,成品現於WKM Gallery展出。

除了搵餐飽飯,打工仔還有什麼理想可尋?香港話劇團藝術總監潘惠森自1990年代末創作了5部「昆蟲系列」劇作,以曱甴、蟋蟀、螞蟻等昆蟲為創作意象,描述小市民在社會掙扎求存的故事。20多年後,潘惠森重新打造「昆蟲系列」,編成新劇作《白湖映像》。周末走入劇場,跟隨少年尋找「白湖」,尋找工作以外的自身價值和人生意義。

#吳爾夫 #K_NARF_SHOKO #潘惠森

[開眼 藝述速遞]

相關字詞﹕開眼 每日明報-副刊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