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可持續素材 減碳減重 「綠色」遊艇 與大自然連繫

文章日期:2024年06月19日

【明報專訊】夏日炎炎,不少人喜愛遊船河出海,貼近大自然,但對於綠色生活愛好者來說,這也是兩難局面。筆者早前出席意大利遊艇Azimut在米蘭的最新混合摩打遊艇Seadeck系列特別預覽,由素材到動力裝置均以環保為本,讓出海愛好者能以更綠色的方法擁抱大自然。

近年不少遊艇品牌如Soel的Senses 48、NEEL的Leen 72,或SILENT推出的60遊艇,都是加入太陽能動能推進為藍本。但Azimut新推出的Seadeck系列,則額外在素材上加入環保元素,打破純以動力為本的環保遊艇格局。

1969年由Paolo Vitelli創立的Azimut,名字意指方位角或地平經度,原以艙式遊艇租務為本業,其後轉型成不同遊艇品牌如Amerglass等品牌的分銷代理,並於1975年推出自家設計、以玻璃纖維作素材的AZ 43' Bali,打響品牌名堂,並慢慢演變成豪華機動遊艇品牌,以42至125呎長的豪華機動遊艇為主打。其後品牌推出不少熱賣型號如AZ 46' Targa、AZ 80' Carat、AZ 105' Grande和Failaka 105,亦得到不少星級客人如Cristiano Ronaldo(C朗拿度)、前世界首富已故希臘船王Onassis的家族等客戶。但名氣以外,品牌亦有不少突破設計,如於1991年的無框窗(frameless window)設計,或於2015年用上碳纖作素材等,都是技術與設計的結合。

池中登月場景 展現與自然和諧共鳴

於米蘭舉行的Seadeck系列預展,以Mooring by the Moon為題,找來意大利設計工作室AMDL Circle創辦人和著名意大利建築師Michele De Lucchi作策展人,將Seadeck系列的3大設計元素,作為每個展示空間的主角。在入口的投影裝置後,會走到一個以Seadeck甲板作地板的小走廊,細看能發現品牌最新系列用上的可回收、可循環再造,同時減碳率高的水松作為素材,比傳統的柚木甲板輕巧,減少航行時的動力消耗。3個看似巨型貝殼的素材裝置則分別展示3款不同船身結構物料,如首次用上高達40%碳纖維作為面材,減少結構上最高達30%的重量;並以回收PET取代PVC,約減少了共15,000多個膠樽的膠量,並以回收魚網而來的Econyl素材作布料。在另一個展示空間中,則有由Matteo Thun和Antonio Rodriguez為Seadeck系列設計的艙內空間,跟傳統的船艙相比,為船上少見的簡約和諧風格,帶來難得一見的溫逸感覺。整個素材轉換,跟同類大小的型號遊艇相比減少約4成碳排放。

發布展覽選址於帶有巨型泳池的Bagni Misteriosi del Teatro Franco Parenti舉行。整個展覽的重頭戲,便是在泳池展示Seadeck系列首個型號Seadeck 6,由Michele De Lucchi主理的月亮布景將展覽跟遊艇真身連結。品牌更封路並動用大型起重機將遊艇放到泳池,非常誇張。

縮小混合動力機組 減碳節能

Azimut-Benetti集團主席Giovanna Vitelli受訪時表示︰「Seadeck 6是Azimut全新Seadeck系列的頭炮,並以減少能源和排放為目標,亦是我們首個用上柴油電力混合動力(hybrid propulsion)的系列。一般的混合動力裝置,均需要較大的船身方能容納。在尺碼較小的船身用上混合動力,大多是個別顧客要求。但可持續發展是大趨勢,我們希望改變由客人主導的方向,改為由我們設計新系列為客戶提供更環保的選擇方案,讓巿場明白我們當下的技術,其實能夠為環保出一分力,是個觸手可及的方案,走出空談的層面。現時整個系列共有3款型號,包括將在法國康城展出的Seadeck 7,和稍後面世的Seadeck 9。」

除了環保素材,Seadeck系列亦找來Matteo Thun和Antonio Rodriguez設計船艙空間。Giovanna表示︰「Matteo Thun是最先提出Eco Resort的人,他的設計理念與Seadeck系列不謀而合,所以我們便找他們設計。整個概念是將人與大自然接軌,同時提升生活質素,帶來平和、平衡的感覺。他們為Seadeck做的設計具有一種細緻的優雅,用上布料等軟身而非普遍的硬身素材。現時遊艇船艙設計以注入家居感為主流,但我們更着重船艙空間與自然連成一線的感覺。遊艇本身有不少無框窗,在視覺上亦強調與大自然的連繫。淡色的應用讓空間與自然景色更融為一體。整個概念談的,不是歌頌遊艇本身的存在,而是歌頌遊艇所處身的大自然空間。」●

網址︰https://www.azimutyachts.com

文:Dawn Hung (mr.misterdawn@gmail.com

編輯:陳淑安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電郵: 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