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周到倫敦,因為要見剛成父母的朋友,選擇到他們家附近的Kew Gardens見面。對花園大自然興趣較小,所以雖然來過倫敦數十次,但這次才第一次參訪。倫敦西南部一向以有錢、「好住」聞名,但沒想過原來在Richmond的這個又稱皇家植物園的地區是真的意外地寫意,有如踏入英國遠郊,見不到其他倫敦地區的煩囂及貧困。
倫敦有很多面貌,不同地區有不同個性,不同時代亦有不同特質與文化。這一點,與英國當代最長壽之一的文化產物Doctor Who相似。看最新一季Doctor Who,有如身處在一個未到過的倫敦角落,既陌生卻不乏熟悉感,不完美但有可愛的個性,很想放棄但你對它仍有不離不棄的情意結,總想留到最後,看到結尾。
在1963年首播的Doctor Who已逾60年歷史,斷斷續續,播出超過40季,劇集總數邁向1000。主角是來自外星的時間神(Time Lord),名字為The Doctor,用掩飾成警察電話亭的「時光機Tardis」穿梭時空。縱使他是種族的少數倖存者,但他不獨行,總有不同拍檔,這就是劇集的方程式:一兩年後就有新拍擋,一兩季後就有新的The Doctor,令節目不時有新方向、新感覺。
Doctor Who原本在1989年已停播,險成絕響,劇集沉寂超過10年,全靠編劇、製作人Russell T Davies在2005年將劇集翻新,令節目再度大熱,才令這個英國文化品牌延續至今。不過,近10年節目收看數字每况愈下,造就在2010年已辭去節目掌舵人的Russell T Davies再次嘗試拯救這Whoniverse品牌。
節目與時並進,以往所有The Doctor都是男人,2018年第13代Doctor就首次由女演員Jodie Whittaker出演,成為首個女Doctor。上年年尾的特別集數中有首個由跨性別演員Yasmin Finney演出的跨性別拍檔。今年剛播出最新一季,Ncuti Gatwa成為第15代Doctor的意義更重大,因為他除了是首個黑肌膚的Doctor,亦是首個酷兒(queer) Doctor。
撇除多元這點,這一季Doctor Who也很不同。Ncuti飾演的The Doctor好艷麗趣怪,同時感情豐富,與一向大家認知的The Doctor很不相近。難怪這集自播出以來就焫㷫很多保守人士,很多人不滿他太過軟弱,經常喊,不夠強大,不像以前。我不感意外,因為就算我,不算什麼大粉絲,對角色沒有什麼特定期望,我也看得好像有什麼不對勁的感覺。
改變就是不容易,不易消化,亦需要時間適應。所以這麼多人都抗拒改變,因為改變太難接受。像英國文化本身,由白人主導到今時今日講求多元,由以往貴族上流文化主導,到今時今日街頭文化稱霸。太多人感到恐懼,接受不了自己認知與習慣的現實將會改變,所以造就右翼政客冒起,將問題轉移到移民,以保護「本土文化」為名,脫歐就是這樣發生。
倫敦是個吸引年輕人的城市,不適合老人。賣運動衣物的JD Sports在去年聖誕廣告短片The Bag for Life穿上Top Boy的「東倫敦屋邨仔」的外衣。今年麥當勞最新廣告Make It Yours,就擁抱在年輕人間流行的花名,自認「麥記(Maccies、Maccas等)」。你看,世界是屬於年輕人的,跟着走吧。
作者簡介:長居奧斯陸,心卻在四海。借消費世界各國文化,提醒自己活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