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貴唐卡 明朝刺繡3.5億元成交

文章日期:2024年06月21日

【明報專訊】唐卡有1300多年歷史,不止有多個畫派、多種風格,物料也不囿於顏料,除有融進各種寶物金屬,刺繡亦是其製法之一。史上最貴唐卡便是「永樂御製紅閻摩敵刺繡唐卡」,10年前在香港佳士得2014年秋拍以近3.5億港元成交。

此幅唐卡以絲刺繡,幅面巨大,335.3×213.4公分的尺幅,相信是已知存世最大唐卡作品。唐卡右上方以金線在紅緞上繡有「大明永樂年施」單行六字楷書款,應為皇家御製贈與佛教大寶法王的器物。現存歷代唐卡多為清代以後的作品,明朝或之前的存世不多,「永樂款」刺繡唐卡極為少見,尤其此幅品相上乘,年代久遠而艷麗如初,完全看不出經過600多年歲月洗禮。

永樂帝贈予西藏 寓意文化平等

但此幅唐卡確實記錄了歲月,是明朝永樂帝經營邊疆,以文化與宗教作為漢藏交流紐帶的代表文物。織繡唐卡是藏傳佛教圖像與中原織繡工藝結合的獨特品類,正中顯憤怒相的文殊菩薩,化身紅閻摩敵形態,懷抱粉紅身的明妃毘院利金剛,二者足踏藍膚夜摩,寓意斷除生死輪迴,以得涅槃。其刺繡工藝考究,墨綠江綢為地,平金繡針法勾廓,配五彩絲線繡成,據考究應為蘇州或杭州工匠所製。

明朝以此禮送西藏僧俗首領,有兩地文化平等的深意。在1940年代,此幅唐卡流入西方,並於1977年出現於倫敦佳士得拍賣場,輾轉於2014年由中國藝術收藏家劉益謙投得。

[開眼 收藏]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