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流派多 傳承藏族宗教文化

文章日期:2024年06月21日

【明報專訊】一如其他藝術,唐卡有不同流派與發展脈絡,藏有各種故事。傳世唐卡大多以藏傳佛教為主題,所以其畫派創立、變革亦多與傳教路線有關。藏傳佛教始於7世紀松贊干布時期,由尼泊爾的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兩路傳入藏區,尺尊公主到藏後修建多間佛寺,隨其進藏的尼泊爾藝術家繪畫寺院壁畫,將尼泊爾風格帶入藏地。故早期唐卡藝術深受尼泊爾風格影響,稱為尼泊爾畫派,流行於11至13世紀,造像較簡單,以紅黃暖色調為主。

初期受尼泊爾風格影響 後創不同畫派

其後流行於13至14世紀的齊吾崗巴畫派,得名於13世紀初的雅堆‧齊吾崗巴活佛,有說他是最早一批西藏本地唐卡畫師,融入更多藏族表現手法,用筆鋒利流暢,落色大膽。此一畫派發展高潮,源於1418年西藏宗山腳下建造白居寺(藏語簡稱班廓德慶),匯集四方八面的畫師繪製壁畫,齊吾崗巴畫派博採各家之長。其後畫派蟄伏山野之間,當西藏唐卡風格一再改變,他們卻保留了白居寺時期的美學特色,近年更遇有心人着手恢復這因年代久遠幾近失傳的畫派。

15世紀興起的勉唐畫派與15世紀中期流行的欽則畫派,皆見證西藏本土風格正式形成。勉唐派得名於創始人勉拉.頓珠嘉措的出生地洛扎勉唐,頓珠嘉措傳世之作《造像量度如意寶》,闡明繪製每尊佛像的度量,法度精嚴,不得逾越。勉唐派將早期印度、尼泊爾樣式,漢地藝術與西藏特色融會貫通,集為大成,此派成為15世紀後影響最大的畫派。欽則畫派一樣在風景表現上吸收漢地風格,尤擅長繪製憤怒相神像,紋樣更繁密華麗。到16世紀流行於西藏東部的噶瑪嘎孜畫派,一樣重視造像量度,此派有經典作《線準太陽明鏡》,受中國山水畫影響,用色偏重青綠,對比傳統偏黃紅的唐卡風格,易於辨認。

次成諾布最早師承的曲雄澤仁則是勉薩畫派,起源於17世紀的新勉唐畫派,由朱古‧曲英嘉措開創,吸收了更多工筆畫技巧,金線更細膩,色彩更明艷,以精緻豐富見稱。唐卡藝術是藏族文化結晶,卻又如一幅地圖,交疊不同時間與空間的路程,其中既有藏族歷史與底蘊的傳承,又有佛教文化、美學工藝在印度、西藏、漢地之間的交流、吸納與變化。

[開眼 收藏]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