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周記:買定離手

文章日期:2024年07月07日

【明報專訊】英國大選塵埃落定,工黨一如所料大勝,取得六成議席,踢走執政14年的保守黨。跟法國和美國相比,英國的政治似乎正常得有點沉悶:保守黨下台換上老對手工黨,沒有垂垂老矣的領袖、沒有作政治豪賭的魯莽領袖、也沒有極右席捲吞噬全國。在正常的英國大選中,有點趣味的是一宗選前賭博醜聞。

在英語世界中,談論政治的語言不少是源於賭博。且看看美國總統拜登跟特朗普在6月27日的辯論觸發的政治危機。81歲的拜登在辯論時老態盡呈,比他小3歲的特朗普雖然繼續言之無物、大話連篇,但在拜登映襯下相對較好,印證自由派對特朗普再上台的深深恐懼。民主黨人及自由派傳媒大為緊張,公開促拜登退選,因為The stakes are high(風險(賭注)甚高),The odds are against Biden(形勢(賠率)對拜登不利)。不過,拜登不為所動,Biden Tries to Prove He Is Still Democrats' Best Bet(拜登試圖證明他仍然是民主黨人最佳選擇(賭注)),他在7月5日的專訪中更明言,只有上帝才能令他退選。大家乾着急之際只能追究拜登身邊人責任:Who can we blame for Joe Biden's gamble? (拜登的賭局我們可以怪誰)。究竟這場關乎全球的賭局會如何收科,全球可能還要屏息以待4個月。

法語政治新聞中的賭博語言似乎沒有像英語那麼根深柢固,但也不是沒有。總統馬克龍因為見6月9日歐洲議會極右「國民團結」大勝,壓倒其中間派政黨「復興黨」,雖然歐洲議會投票一向是抗議票居多,但馬克龍出乎意料之外解散議會,連其親信也被嚇一跳。有評論形容為馬克龍有如冒進的撲克玩家,打出一張震撼政壇的牌(Macron a abattu une carte qui a surpris tout le champ politique, tel un joueur de poker très agressif)。「國民團結」在首輪投票中大捷,成為國會大多數似乎已無懸念,且看馬克龍的賭局最終會如何。

以賭博的隱喻談論政治,究竟會如何潛移默化影響政客以至大眾對政治的理解,甚至進而影響政治的運作,應該會是個有趣的研究課題,且留待有心人研究。至於今次英國大選,雖然辛偉誠提早7月大選的決定令不少人驚訝,但卻甚少人會用上「豪賭」來形容,大概因為保守黨敗局早已定,何時選舉關係不大,只是正式啟動改朝換代的程序而已。不過,沒有隱喻的政治賭局,卻有大大小小貨真價實的賭局任君選擇。辛偉誠5月底宣布大選後便爆出「賭博門」(Gamblegate)。

政治事件開賭 英國見怪不怪

英國什麼也可以賭,舉凡足球、王室嬰兒性別、天氣都可以開賭盤,政治事件開賭也見怪不怪。如果你看中某人甚至認為自己會有一天當上首相,也可以去下注,只要有博彩公司接受便可。足球員不准參與球賽賭博,箇中原因亦明白不過,因為足球員可能為了賭局故意未盡全力、輸掉比賽,有礙賽事公平。不過,政客為政治事件下賭注卻不違法,大概可能外界覺得從政所享的權力遠比賭注吸引,沒有政客會為贏錢而故意輸掉選舉。

政客下賭注不違法,但根據《2005年博彩法》,利用內幕消息來賭博或轉告其他人來下注,則是違法。這也是「賭博門」引爆的原因。辛偉誠5月22日出乎意料之外宣布提前7月4日大選。就在公布前3日,擔任他國會私人秘書的保守黨議員威廉斯(Craig Williams)則下注100鎊買大選將於7月舉行。據BBC報道,共有15名保守黨人下注大選日期,連負責保護辛偉誠的警員也有7人因作類似賭注受查。傳媒亦陸續揭發一些保守黨及工黨議員也有在大選下注,不少似乎是「對冲」敗選風險。例如保守黨人 Philip Davies 6月被《太陽報》揭發下注8000鎊自己會失去自2005年起保有的議席,他對報道不置可否,只強調下注與否都沒有犯法,外界無權干涉。Davies在大選中落敗,不知道他的賭注可否為他帶來一點安慰了。

事件爆出後有些評論便認為根本是小事一齣,因為政客下賭注一向是家常便飯。過去也有政客用賭注來考眼光,如自民黨1994年在歐洲議會選舉,內部估計會贏11席,但該黨主席Charles Kennedy卻用50鎊押注該黨只贏兩席,結果贏了2000鎊。也有政客用大賭注來顯示自己的決心,例如鼓吹脫歐的右翼政客法拉奇在2016年脫歐公投前夕為顯示決心,下注1000鎊英國脫歐,英國爆冷通過脫歐令他賺了2000多鎊。隨着保守黨下台,「賭博門」難以像2009年議員濫用津貼醜聞般鬧大,畢竟政客只是拿自己的錢去賭,不涉公帑。

2016爆冷年 政治賭博分水嶺

「賭博門」揭示政治賭博原來有多普遍。《每日鏡報》訪問了一名為博彩網站制定政治賠率的前職業政治賭徒Paul Motty。他稱,政治賭博一早是政客的家常便飯,他們多為了顯示自己比莊家知道更多而下注;但政治賭博由政客的小眾活動走向大眾化卻是以2016年為分水嶺。2016年6月英國爆冷通過脫歐公投,英國政壇隨即亂作一團;同年11月,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震驚全球。這兩大冷門事件令政治賭博吸引更多人下注,也有更多博彩公司開始提供政治賠率。

政治賭局把政治兒戲化?但如果看得多英國傳媒,英國人早就看透世情,犬儒主義早已根深柢固,政客以至首相都是任意挖苦嘲笑的對象,保守黨14年來5任首相更提供源源不絕笑料。拿政治事件來開賭可能是政客為數不多的貢獻之一。正正是因為心如止水,令英國今屆大選顯得正常,令不少正苦於歐洲及美國政治不明朗的投資者喜出望外。大選揭盅的一天,《金融時報》網站有一篇報道標題便是「投資者表示,英國在選舉大勝後的穩定性格外突出」(UK stands out for its stability after election landslide, say investors),另一篇報道更明言投資者歡迎英國繼續悶下去。

英大選結果突出穩定

當然,英國不是沒有刺激過,2016年脫歐及其後的脫歐談判都恍如過山車;首相卓慧思2022年的「迷你預算」也引起市場動盪。但當下英國跟美國和法國相比真是悶得很。雖然暗湧處處:如英倫銀行預測今年經濟增長僅為0.5%,工黨政府面臨嚴格的借貸限制下如何實現其經濟計劃還有待觀察;而選後的分析也顯示,工黨的總得票率只是34%,工黨和保守黨的得票合起來只是六成,法拉奇的英國改革黨取得5席,顯示過往的鐵票正慢慢變化。之後會發生什麼事,無人能料,或者身在英國的人們可以下賭注。但無論如何,在動盪之年,英國的沉悶也算一點慰藉。

文˙林康琪

編輯•廖偉龍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