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逆生成」藝作 從「語言餵飼」窺探權力

文章日期:2024年07月26日

【明報專訊】自2022年ChatGPT出現,面向普羅大眾,不同類型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軟件急速發展,其應用滲透日常生活。另一邊廂,標榜「藝術科技」、「人工智能」的展覽冒起,觀眾對它們怎樣與傳統藝術形式融合感到疑慮,很容易便墮進反科技情緒之中。獨立策展人歐尚卿與5位藝術家將AI「逆生成(ungenerate)」,解構AI並討論藝術與科技的關係。梳理多組作品後發現,AI的運作與世界的關係離不開權力,也映現碎片化特徵。

只需輸入指令(prompt)或上傳圖片,生成式AI就能利用大數據來模仿人類智能和工作模式,產生文本、圖像、影片或音樂等。AI討論常常集中於它能否代替人類、人類自身的存在危機,在歐尚卿看來,這樣的說法只是保守思想的延續和對改變的抗拒:「AI可以被理解為一種機制,這機制騎劫了我們對現有問題的關注,誇大了我們的絕望。在這種非自願的情况下,誤信這『存在危機』而產生焦慮,並不是明智的選擇。」AI終究是人類研發的模型和技術,取決於人類如何「餵飼」和使用它。大眾很多時候只看見AI生成的結果,而忽略訓練和操控它的過程。

回想「人工逆生志」的展場,入口前方見到的裝置作品《餵食鳥》,正是視覺化了人類進入AI領域和AI生成的過程。門口左右兩邊鋁架上掛滿LED燈、衣物纖維織成的「羽毛」、可調節長度的支架,支架猶如蔓藤和觸手伸向四周,形成狹窄通道,是觀眾的必經之路,就似AI如浪潮來襲,我和你都無法避開。燈上方的透明亞克力膠板鏤空刻有「鳩龍」、「尿他列佗厘」、「心衰煲」等意義不明的中文字。藝術家劉菁兒指字詞取自莫文暢著的《唐字音英語》,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給不諳英語的市民以廣東話拼音學習英語詞彙的學習手冊。「香港殖民時期普通人如何理解、認知英文是以中文字開始,但字詞是沒有意義、不成系統,在那個年代你有英文背景就可以找到一份較好的工作。要切入AI與文化情景,我會認為AI可能是一種language(語言),你可以『食』(學),但就視乎你食幾多、選擇食什麼。」劉菁兒說,觀眾還可拿起吊在支架上代表字詞和prompt的「羽毛」,掛在前幾步地面的木雕裝置上,「由混亂的碎片結合成好似make sense(合理)而我們又理解的東西,最尾也可能是一個混亂的狀態」。

那就似AI的本質是由不同知識領域的碎片整合而成的龐大資源庫,在prompt的引導下,產出貼近需求的內容,但即使輸入同樣的prompt,幾乎每次得出結果都會不同;又或基於AI系統訓練模型有局限或缺陷,導致生成內容與預想結果存在偏差。藝術家譚敏濠則視這種情况為跳出既有理解角度的閱讀趣味。在〈人機辨證 v-1:00001 - 00003〉,他提取人機驗證(CAPTCHA)無意義的亂碼,用圖像生成技術得到奇怪圖像。「為什麼有一樣東西是我閱讀到,但是對於機器來說它閱讀不到呢?AI和人看事物的角度,我覺得很有趣。我們平時對於一件事物有固定的角度,但如果我用AI生成時,是不是可以鬆動一點?」譚敏濠藉影像拋出疑問,又在圖像旁分別放置凋零盆栽、警示燈、涉水褲。從二維到三維空間,觀眾自行想像「錯位」影像的意義——鼻上塞有異物的海豹倚臥遊艇等待營救?巨瓣蘭花漂浮在紅樹林泥灘?答案無從考究。

AI生成似身分建構 「碎片」且「隨機」

藝術家陳曉慧由2020年開展作品《Missing Jaya》,創造了一個虛構的失蹤女子「Jaya」,指出「人類尋找自己的identity(身分)和AI generate的過程很相似」。陳利用圖像生成工具制作Jaya的面容,再於網絡世界搜尋這張臉,把搜尋到的生平、新聞與自行幻想的故事混合,拼湊出Jaya的個性背景,最後再把虛構人物帶回現實,嘗試在真實世界尋找這張不曾存在的面孔。陳曉慧通過Jaya尋找個人身分與世界的關係,過程中卻發現AI生成與身分建構很相近,她認為人類學習過程同樣具有AI「碎片」和「隨機」的特徵,「我們在哪裏出世、膚色人種,甚至成長過程會遇到的事,這些都是隨機的,由很多『人為』或『現實』data組成。人類在生活中吸收了很多不同的事物而沒有為意,但影響着自己的決定」。邊看《Missing Jaya》的偽新聞片段和訪問,邊聽着旁白一時喊「Jaya」,一時喊「吒也」,失蹤女子的身分界線隨之模糊。

AI或人類兩者營造和呈現的形象看似完整,卻又破碎,就如當代人在社交媒體展示的形象。藝術家廖家明的《創世者》包含在舊作《YesYesYes》中一系列類似YES!Card的小卡,緣起於他在同志交友App發現很多人都是使用沒有樣貌、展示身體的個人資料照片,他逐步蒐集這些圖片,再以機器學習方式處理。儘管得出來圖像身材肌肉發達,卻是扭曲變形,但觀眾會否不自覺地把欲望投射AI生成的圖像,並願意付上20元獲取小卡?觀眾跪在地上抽卡的過程,會被身體倒模矽膠雕塑「創世者」從上空俯視着,隱含一些權力關係。

科學哲學家科克爾柏格(Mark Coeckelbergh)在《AI世代:從政治哲學反思人工智慧的衝擊》提到「科技可以(協助)引誘、脅迫、或是操縱人們,並也可以用來行使權威」,改變人類的行為方式,使人們在沒有意識下採取特定行為。例如社交媒體和音樂應用程式透過演算法來決定帖文順序或推薦內容,以推薦機制來決定人們「應該」接收的資訊和操控收聽或購買行為,間接威脅個人自主的自由。展場內有一部MP3,戴上耳機,不看歌單的提示,觀者能否識別DJ AngeliKa將生成式音樂工具Suno創作的歌曲混入地下電子音樂作品歌單之中?還是大眾的音樂品味早被演算法控制,難以分辨?科克爾柏格亦指「權力平衡」更多地「轉移給那些搜集、持有我們的數據、並將其貨幣化的人們身上」。

找回「藝術與科技」「AI與世界」關係

此時再度抬頭望向「創世者」,再思究竟他是以什麼的姿態降臨?陳曉慧亦提到現時AI的使用程度受限於某範圍內,但背後或許已經發展至另一階段,只是未有開放予公眾。回想《餵食鳥》,藝術家提供的prompt截取自《唐字音英語》,觀眾其實在有限之中選擇,背後是錯綜複雜的權力與資本運作。

「每每講藝術科技這個字時,人們都馬上想像成分開的事情,亦否定了本來藝術包含科技這個元素。」歐尚卿指展覽作品展現不同spectrum(光譜),藝術與科技有着不同的應用程度和文化範疇,在ungenerate的過程可欣賞藝術裏面的科技元素,找回藝術與科技,以至AI與世界的關係。

人工逆生志

日期:即日至7月29日

時間:中午12:00至晚上7:00

地點:Mooroom(新蒲崗大有街16號昌泰工廠大廈9樓)

詳情:shorturl.at/y6Pa3

文:何詩韻

編輯:謝秋瑜

設計:賴雋旼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數碼跨界]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