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鯰魚作怪

文章日期:2024年08月23日

【明報專訊】自南海海槽巨大地震注意警報發出後,翌日在地鐵站遇上神奈川4.4級地震,一周後又有超強颱風襲東京,颱風遠去後就一直酷熱警告。最近到朋友家和工作室參觀,都從作品的討論轉去了研究「我哋間屋會唔會冧」。他們的家剛進行了改造工程,補強了所有重心柱,可是在河邊。那我住的房子呢?不近河,但已蓋近60年。現在的耐震基準,是根據1981年及2000年經修改後的《建築基準法》評定。在1981年前建下的房子,是比較大風險在地震中倒塌,即是我住的房子。大丈夫!(不要緊),在日本還是有很多在基準訂立前蓋的建築物沒有倒下。例如位於奈良已有一千多年歷史的法隆寺,遭受過多次地震,只搖擺而沒有倒塌。那只是基於當時人們的智慧而建造的。

歷史上影響深遠的南海海槽大地震,包括1854年發生在江戶時代的「安政東海地震」及「安政南海地震」。當時他們相信地底、水底或洞中住着龍神(後來演變成大鯰魚),當神明亂動作怪就會引發地震。而支撐着日本的安全基石(稱為「要石」)旁住着一條魚龍去守護着這「要石」。後來這條魚龍就演變成現在的鯰魚。另一個說法,是「要石」深延地土之下,藉以壓伏妖鯰,避免災難。

江戶安政地震後的兩個月間,地震鯰魚浮世繪在江戶(現在的東京)蔚然成風,稱為「鯰繪」(なまずえ),鯰繪的刊物和傳單隨處可見。當時鯰繪的出版有各種規則,例如要事先審查、註明藝術家和出版商的名字,以及不提及流行的謠言等。但出版商趁着震後混亂,簡化了一些雕刻和印刷的工序,迅速印刷鯰繪變賣。

所以那時候的鯰繪都是以匿名出版的。災後的鯰繪也成為反映民情的傳播工具,以諷刺政府救災不力、失德無能等。民俗學家柳田國男弟子、荷蘭人類學家奧偉翰(Cornelius Ouwehand)就著有名著《鯰繪——民俗的想像力世界》,涵蓋鯰繪的種類、社會關係、地震淵源、生物學方面,以及他獨特的見解。

我在網上購買防災物品時,偶然發現了「鯰魚公仔防災包」,商品說明除了條尾會鳴響和條脷會發光,還列明有壓力消除功能。大概是下次被地震警報嚇死時,大可以抱抱軟綿綿的鯰魚君,這也算是人們的智慧所創造的。

作者簡介:從事藝術創作,現居東京

文:陳楚翹

[開眼 大都會文藝誌]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