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隨着社會發展,手語也在不斷演變中。Philip指,與粵語或英語一樣,手語也會自然地出現新詞彙來表達新的概念,特別在科技領域,包括上網、email、WhatsApp、Wi-Fi、AI等。Kenny分享,例如「WhatsApp」(圖a+b)初出現時,不同聾人群體會各自衍生不同表達方式,但隨着時間過去,社群逐漸形成共識,於是會選擇最常用的一至兩種表達方式。而構詞的其中一個方法是使用簡單英語表達,如英文字母,舉例「email」會擺出字母「E」的手語,並貼着另一隻手的食指向前移動,代表發出電郵(圖c+d);「AI」就是直接做出這兩個英字母的手語。Brenda又指,除了根據文字轉化手語,也會根據圖案或畫面來表達,例如有些人用「W」的手勢來代表Wi-Fi,而另一些人則模仿Wi-Fi信號的波紋。
600個社政醫療手語詞彙
而為政府部門大型活動提供即時傳譯的陳玉娟也分享,近年不少新政策或議題推出,亦衍生出不少新詞彙,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的手語翻譯員亦會一同設計新的手語詞彙。例如當年首次有「一帶一路」這個字詞時,擔任即時傳譯的陳玉娟只能按字面意思翻譯,但及後就與聾人、手語導師等一起商議,改用意譯的「絲綢之路」。聾福會還特別編製包含約600個手語詞彙的《香港手語——社政》及《香港手語——醫療》,給聾人及手語翻譯員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