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坊間有云:「三貓一腎。」即3隻貓中,總有一隻患腎病。原因是什麼?有傳貓貓不愛喝水,也有說貓貓天生腎臟弱,患腎病是遲早的事。究竟是真是假?貓腎病可以預防嗎?如愛貓不幸患有腎病,應如何照顧?
貓先天腎元較少 耗盡不能再生
要了解貓腎病?先要了解貓的腎臟結構。香港愛護動物協會(下稱愛協)高級獸醫方曉瑩表示,學術界主流認為這與其腎臟結構有關。貓先天腎元(腎的基本功能單位)較少,只有約20萬個,隨着年月會不斷損耗,無法再生,情况如同人類女性有限的卵子數量一樣。腎元功能如同過濾器,能助廢物與毒素排出體外,維持電解質,調節血液中的酸鹼值等。隨着貓年紀漸長或因急性病而損耗腎元時,會令其體內代謝廢物如尿液、毒素無法排出。另外,腎元受損亦導致體內蛋白質流失,對身體造成影響。而腎臟亦是重要造血器官之一,當腎功能出現問題時,自然影響其造血功能,導致貧血;若加上貓少喝水,進食的乾糧過鹹等都會加重腎元的工作量及負擔,令其損耗更快。
誤吃毒物致急性腎損傷
貓腎病分為急性與慢性。急性腎病,或稱急性腎損傷,通常是指嚴重的突發疾病,如貓誤吃毒物如百合花、防凍劑等,需立即入院治療。方曉瑩表示,一些特定急性腎病,例如貓膀胱受細菌感染,獸醫若能在感染腎臟之前透過驗血來發現肌酸酐數值(或稱腎指數)偏高,便有機會及時用藥治療防止腎臟被感染,保住腎功能。惟她表示,腎功能若已受破壞,即使經治療亦未能回復,甚至可能演變成長期腎病。
慢性腎衰竭成因:老化、癌症、腎石
至於慢性腎病,或稱慢性腎衰竭,是一種持續性疾病,主要與老化、癌症病變、腎石有關。獸醫一般會參考國際腎臟權益協會(IRIS)的指標,依據貓貓血液檢查中的肌酸酐與SDMA(對稱二甲基精胺酸)濃度,評估貓貓病况的嚴重程度。由於慢性腎衰竭屬長期病,獸醫及貓主只能長期觀察愛寵,給予合適藥物緩解或以輔助方法如針灸等,減輕其腎臟負荷,盡力保留剩餘的腎功能及維持其生活品質。
忌亂餵營養補充品、強行餵水
方曉瑩分享其中一個「病患」個案,2019年,英國短毛貓石仔到愛協診所洗牙,驗血時發現其腎指數偏高,尿檢中亦發現尿液濃度不夠,此乃早期腎衰竭徵兆。石仔接受處方藥物,並改吃為患有腎病的貓而設的「腎臟糧」——成分比一般貓糧低鹽、低蛋白質、低磷質等,令貓咪的消化道更易吸收;再配合半年一次檢查,現年14歲的石仔情况尚算穩定。她表示,腎病愈早發現,愈有機會保住其腎功能。她又提醒隨着科技進步,貓的壽命亦不斷提升,貓主只需按照獸醫建議好好照顧貓咪,不要自行盲目給貓咪餵飼坊間營養補充品或強行用針筒給牠餵水,即使貓咪患上腎病亦能安享晚年。
尿液呈透明 失七成腎功能
跟其他疾病一樣,貓腎病亦難以預防,方曉瑩表示,貓主日常應多觀察貓咪的健康及生活狀况,若發現其飲食或活動狀態異常,應及早求醫。她表示,如貓咪有以下情况,亦可能是患上腎病的徵兆:
1. 水量:喝水量增加或比平日更頻密
2. 食量:病發早期進食量正常或突然暴食,但體重持續減輕;病發中後期則出現食慾不振
3. 嘔吐:若嘔吐趨頻密,口腔發臭,代表毒素已黏附在腸壁及口腔;精神亦變差
4. 如廁:病發中期,小便愈趨頻密,並會在貓砂盆以外的地方小便。正常貓尿,色澤黃而濃縮,氣味重;若尿液呈稀釋透明,代表已失去七成以上的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