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以瘦長「1」字狀人像聞名的已故瑞士傳奇雕塑家賈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作品近日第二次來中國,於廣州花都區滿是「一」字低層建築的塱頭村展出。城市與鄉村景觀橫豎分明;記者從高樓密集的香港,坐4小時車到古村新建的春陽台藝文中心看展,發現若代表現代的「1」及象徵傳統的「一」重疊,成就城鄉互相借鑑的「十」,可能最有意義。
Alberto Giacometti是意大利裔瑞士人,生平長居巴黎。其雕塑作品拍賣價要以億港元計算。從瑞士法郎第8版100元紙幣上印有他的肖像,足見其地位。今次展覽聯合策展人、春陽台主創建築師暨非常建築創始人張永和大膽嘗試,在幾乎無公共交通接駁的嶺南傳統村落塱頭村,展出這個西方雕塑巨匠生前的79件代表作。
瑞士傳奇雕塑家 演繹現代人孤獨
「1的紀念性:賈科梅蒂在塱頭」展覽中,最矚目的兩件展品大小極端。其中一件是展廳1的青銅雕塑《高女人I》,高達2.7米,跟世界上最高的人差不多高,放在與Giacometti巴黎工作室一樣、只有24平方米大的區域中;抬頭看過這件作品很多次的一個保安大哥說被震撼。展場亦展有Giacometti工作室的數塊石膏牆面,上有《高女人》系列作品的草稿。
「女人」面目模糊,身軀比竹更瘦。塱頭鄉村振興項目內容策劃師曲晨介紹指,它是個紀念碑,「一般紀念碑給人宏偉的感覺,但他的這個雖然高,卻沒有宏偉、堅固的恒久感覺,反而是非常粗糙、細瘦和搖搖欲墜」。雕塑下方基座奠定作品的紀念性質,上方人像卻似被侵蝕,表面滿是起伏坑洞,曲晨說,這與Giacometti對現代的理解有關;現代人是孤獨的,「就算走在一起,也無法連成集體」。
Giacometti年少受古典主義藝術訓練,早期創作以超現實主義、立體主義為主,後來卻以人體、傳統、自然等現實主義題材成名。「現實」不等於「寫實」。他以親友作模特的作品還算具象,展場展出他刻劃弟弟的《迭戈的半身像》和哲學家友人的《矢內原伊作的半身像II》,人物五官依稀可見。但在展廳2的《三個行走的男人(小廣場)》,眼耳口鼻都沒有,不特指誰人,而是現代人的普遍狀態。
「《三個行走的男人(小廣場)》中人物的關係是『1×1×1』或『1,1,1』,乘不出、加不成『3』。他創作這件雕塑的靈感來自城市廣場中,看到街上來來往往的人像螞蟻,更像無意識的機器。每個人只做自己的事,跟別人擦身而過,互相忽略。」曲晨續指,這3個人是「原子人」,「好像個性非常強烈,其實缺乏歸屬、各自孤立。精神和靈魂不斷被侵蝕,如雕塑上應有的豐滿血肉消失,剩下骨架和結構」。
比手掌小作品 全展估價最貴
另一件焦點展品是展廳2的《為第一大通曼哈頓廣場所作:行走的男人,站立的女人,基座上的頭像》,比手掌還要小。「它是《三個行走的男人(小廣場)》和《高女人I》的原型,用了遠端看人時的比例」,曲晨介紹道,又雀躍補充「這是我們全展(估價)最貴的展品」。但他亦表示,商業價值不代表一切,Giacometti對藝術的純粹追求才值得敬佩。
「他在1950年代初就已經很有名、很有錢了,辦了很多很成功的展,已經是今天大家說的成功人士了。」然而,Giacometti不像今天好些在藝術市場上得寵的藝術家,「買藏獒、住大別墅」一般,他40年來都在狹小工作室創作。為何如此?曲晨解釋,藝術品價格時高時低,Giacometti不想習慣奢華環境和生活,日後若失寵於市場,要重新適應簡樸,影響創作,寧願蝸居小室。
親友當模特兒 半身或人頭像較飽滿
Giacometti的雕塑亦有變體,不是全部都瘦削可憐,如半身或人頭像就比較飽滿。同場金色雕像《帶基座的西爾維奧小半身像》比前述作品大一點,模特是Giacometti的外甥,胸骨以下是立方基座。而在展廳4的《西蒙娜·德·波伏娃》,模特是Giacometti友人、法國哲學家Simone de Beauvoir,作品基座比主角的頭更大,頭上配有經典髮帶裝扮。
張永和笑言:「其實很矛盾,說了半天孤獨,Giacometti自己一家的關係,可能比此時此刻大家的家庭關係密切得多,你看他的作品有很多親友。」他說Giacometti用「1」來代表現代,用在分析中國過去數十年發展也很貼切。「塱頭村是嶺南保留得非常好的村落,外圍有很長的一邊,是一系列祠堂和書室,形成我們中文的『一』。」另一邊廂,展場空間投影了藝術家曾力拍攝的中國景觀,包括正在被拆除的弄堂、北京舊式公寓樓,和北京、南寧和貴州的鋼鐵廠煙囪。張永和形容,「從一到1,表達的就是中國在現代化過程中不斷成長」。
「一般這種規模的展覽,是不會到小村落的,目前來珠三角都不太多。我想重新想像文化交流,沒有人說只有城市人才懂藝術,可能本身接觸過多一點,可是那你帶到鄉村,村民不也就能接觸了嗎?」張永和解釋,春陽台的建築設計吸引了今次借出展品的機構Fondation Giacometti,於是得到罕有的策展機會。他最期待塱頭村民會來看展。
讓村民有機會走近藝術
春陽台屬於塱頭鄉村振興項目之一,目標以藝文活動振興鄉村,但張永和覺得除了經濟,為村民將藝術「除魅」,讓他們有機會和願意走近藝術亦同樣重要。對於前來鄉村的城市人,曲晨則希望他們看完展覽後,願意到鄉村散步。藝術家何健翔和蔣瀅在春陽台頂樓設置了《風景》系列兩件作品。《3號》在荷花池上,是對《高女人I》的二次創作,把它輪廓以鐵和水泥複製;《2號》是鑄鐵上的鏤空「高女人」,邀請遊人探索前方風水池塘。不過塱頭村實在大,曲晨說村內還有兩個「高女人」裝置,「那兩個我還沒去看啊,因為太遠了」。
鄉村振興新課題
導賞結束,記者回到展場細味,遇上文首提及的保安大哥。自深圳搬來此處上班的他,喚我一定要到村內祠堂和書室旁走走,認為是塱頭文化底蘊的體現。於是我再步行5分鐘,到達祠堂和書室前的空地。一排圍村平房建築確實古老,但一個在擺地攤、剛賣出幾個自家種芋頭的村民嬸嬸更引人注意。
嬸嬸說書室是古人的生活經歷,新中國成立後已沒多少人在這兒讀書。塱頭對她來說,是風水很好的地方,平時村民會在祠堂前歇息和聊天。近年開展鄉村振興,不少遊客到訪,不過嬸嬸打趣稱「但沒有錢分」。展覽開幕期間,她不時被勸喻不要擺攤,避免影響村容,使生意受挫。
城與鄉,該怎麼結合?引入大雕塑家展覽,春陽台以現代「1」和傳統「一」論述策展,可是怎樣才能交疊變「十」?附近隨振興項目新開的餐廳,價錢不便宜,韭菜炒蝦米配白飯要價45人民幣。問嬸嬸有沒有考慮過供菜予餐廳,促成「農家樂」?剛才還在誇芋頭又大又靚的她,話鋒轉而感嘆餐廳應該只會收賣相完美的農產,「我的番薯不夠靚、大隻」。
塱頭鄉村振興項目團隊回覆記者查詢指,上述祠堂和書室是省、市級文物保育單位,周邊3至10米是保護範圍,不能經營商業,團隊在嘗試另租空間,讓村民自由擺攤;目前民宿和一間餐廳採用花都區本地食材,如炭步芋頭和獅嶺雞,也有廚師請村民幫忙改良魚醬。
振興項目引來不少奶茶店,但嬸嬸無感,更覺空地旁「一」字形花圃無謂,擋着休憩地的通風。倒是春陽台讓村民每年免費看展5次的福利更實際;她說覺得自己沒有文化,所以未曾觀展,但會考慮看看。如何乘人潮,讓城市人看到鄉村本身的好,是她的新課題;手捧未賣出的幾個芋頭和番薯回家,來日再研究。
1的紀念性:
賈科梅蒂在塱頭
日期:即日至2025年2月7日
時間:周二至日
上午10:00至晚上6:00
地址:廣州市花都區塱頭村青雲路18號春陽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