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和痔瘡相比,肛門瘻管這個病可能聽過的人並不多。第一是因為肛門瘻管發病率比痔瘡低,第二是因為部分肛門瘻管病人會覺得這個病比痔瘡更尷尬,因此不會告知其他人。
肛門腺發炎致膿瘡 「谷」出瘻管
正常大便是通過肛門排出,而肛門瘻管是指有一條不正常管道,入口在肛門直腸內,出口則在肛門口附近皮膚。肛門約長2至4厘米,包含兩組括約肌,分別是內括約肌和外括約肌,它們的作用是收緊肛門口,即「忍大便」。在這兩組括約肌中間,有8至12個肛門腺體,它們負責分泌黏液,潤滑肛門幫助排便。若這些腺體發炎,導致分泌出來的黏液不能順利流入肛門直腸內,便會形成膿瘡。當膿瘡愈谷愈大,便需要尋找出口,向內會「谷」穿肛門直腸黏膜,向外則「谷」穿肛門旁邊皮膚,形成一條不正常管道,這便是肛門瘻管。
切開或切除 術後恐大便失禁
肛門瘻管的處理方法,需視乎瘻管成因。大部分肛門瘻管都屬於隱源性,找不到特別成因,一般建議手術處理,將瘻管切開或切除。但若檢查發覺瘻管成因是慢性腸炎例如克隆氏症等,就可考慮以藥物控制。
傳統手術可分為「切開」和「切除」兩種。切開手術(fistulotomy)是將整條瘻管切開,傷口保持開放,待傷口由再生組織填滿而癒合。而切除手術(fistulectomy)則是將整條瘻管切走,傷口較大,癒合所需時間也較長。不過,由於這兩種手術都會切開部分肛門括約肌,肌肉功能不能完全復元,因此部分病人在手術後會有大便失禁的情况,所以這兩種手術只適合治療較簡單的低位肛門瘻管。至於較複雜,位置較高或有多個出口的肛門瘻管,就不適合做「切開」和「切除」手術,因為失禁風險較高。較複雜的肛門瘻管手術通常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先放入一條矽質掛線,引流骯髒分泌,約6至8周後再做第二階段手術,這階段的手術方法則有好幾個選擇,視乎不同病人而定。
總括來說,肛門瘻管一般不會自行癒合,部分更可能會出現分支;部分則可能有急性併發症,例如肛周膿瘍,需要緊急接受手術放膿。所以,如懷疑患上肛門瘻管,應盡快諮詢醫生。
文:高彩華(外科專科醫生)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