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日本甲子園是青春熱血的代名詞,少年棒球員傾盡所能,奮力為球隊躋身甲子園爭勝的身影令人動容。不過,誰說棒球的熱血只限於年輕人?一班本地銀齡棒球員也正摩拳擦掌,準備下月遠赴長者界的甲子園——台灣「不老棒球大會師」,與其他銀髮棒球員決一高下。他們有些年輕時曾打棒球,有些退休後才開始接觸,即使打棒球的年資不長、體能下降,亦毋礙他們對這項運動的投入,人人都在紅土上不斷跑、跳、撲,投擲出人生下半場最精彩的一球。
自知水平相差遠 加操一周練3、4日
台灣的不老棒球聯盟成立超過10年,每年年底均舉行不老棒球大會師,聚集台灣9個縣市、19支不老棒球隊共超過600名球員。而由年逾60歲的本地長者組成的棒球隊「香港傳耆」繼去年首次征台後,今年再接再厲,11月初將到台中參賽。採訪當日,一班長者球員正密鑼緊鼓練習,作友誼賽,從下午3時練習至接近6時,直至棒球服染上紅土才捨得離開。
加入棒球隊2年的鄭麗燕去年曾赴台參賽,她說大開眼界:「棒球在台灣很流行,他們很多人從5歲打到60幾歲,我們60歲才開始玩,(水平)相差很遠,但是收穫很好的經驗。雖然成績不算理想,但起碼有一分突破,對我們來說已很鼓舞!」自知與對手能力有明顯差距,但一班長者並非單純志在參與,他們不止自行加操,每星期練習3、4日,連練習賽也卯足全力,在場上不時聽到清脆利落的擊球聲,還有精準的接球、敏捷上壘的身影,熾熱程度不亞於真實球賽。在旁觀戰的香港棒球代表隊成員翁浚暐有份訓練這班長者棒球員,不時為他們打氣、歡呼,「他們的球技明顯見到進步,初期10至15分鐘已要喝水、休息,但現在甚少聽到他們喊累」,連一眾貪靚女士步出戶外,也不再撐傘,可見他們對棒球的認真與投入。
按長者強弱點調整運動規則
不少人以為棒球運動強度高,對樂齡族而言或較吃力,但加入球隊3年的賴業榮說不一定,身為中外野手的他,主要負責在外野區接高飛球,「其實運動量不算很大,要擊球手擊出的球很遠,我才需要追球」,加上棒球分工仔細,擅長跑步、擊球、投球的長者可分別在不同崗位發揮所長。翁浚暐認為沒有一項運動不適合長者,只要依照他們特性調整運動規則,所有人均可落場參與。「長者棒球的場地較小,他們投球相對不用扔那麼遠,對肩膀和手的負擔沒那麼大,規則上亦不容許他們滑壘、盜壘」,所用的球也比一般棒球柔軟,降低被球擊中的受傷程度。不過他補充:「這些調整每年都會改變,見到他們的能力愈來愈強時,我會刪減一些規則,令到賽事更貼近一般的棒球比賽。」
社企Eldpathy創辦人陳浩民多年前引入高齡體驗衣,在長者導師的帶領下讓學生、年輕人提早體驗變老;今次創辦長者棒球隊,不止鼓勵長者追夢,亦延續其跨代交流的理念。這班長者棒球員除了是「香港傳耆」的隊員,同時亦有所屬球隊,會與小學生合組成跨代棒球隊互相較勁。近年他們亦會到特殊學校,教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打棒球,「我們想嘗試,(這些活動)會否可為一些有需要的同學帶來能量?再者現在年輕人很少有機會接觸爺爺奶奶,希望藉此建立跨代的關係」。
香港跨代棒球聯盟Instagram:hkigb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