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定向學堂:奇招谷生育真有效? 相親派錢未成功 學者籲改社會氛圍

文章日期:2024年12月01日

【明報專訊】生育率下跌是全球趨勢,各國紛紛出招刺激生育,譬如俄羅斯擬在深夜時段強制停電,鼓勵情侶進行性行為;香港議員則提出在政府辦公室張貼BB相,營造生育氣氛,又建議多辦活動撮合青年拍拖,以結婚生子。在旁人看來,這些措施或是講完會笑的「昏招」,不過從計劃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而言有其道理。研究家庭結構變化的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陳孟彤說,人對生育的主觀態度往往影響生育意願。

【自己怎麼想】

晚婚趨普遍 生育率隨之下降

波蘭社會心理學家Icek Ajzen提出「計劃行為理論」解釋人的行為,他認為人作出行為視乎意圖;意圖受態度(attitude)、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和知覺行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這3項因素影響。簡單而言,人作出行為跟「自己怎麼想」、「別人怎麼想」、「覺得做不做到」有關。

陳孟彤與其他院校學者今年發表研究(註1),對前民政事務局於2011年、2013年、2015年及2017年委託進行的4次家庭調查作二次分析。香港曾是英國殖民地,社會深受西方的開放思想影響,但陳孟彤發現香港「在生育方面還是很傳統」。她說不少港人相信要先結婚後生子,「(結婚)這前置條件在香港就很不成立,大部分人不太想結婚,或者晚婚」。

根據政府統計處的統計數字,1991年男性和女性初婚年齡中位數分別為29.1歲和26.2歲,女性首次生育年齡中位數則是28.1歲。在2020年,這3項中位數均突破30歲,不過女性的生育能力隨年齡降低,陳說晚婚會降低女性生育意願,生孩子的數量隨之減少。

為提高生育率和結婚率,日本東京市政府時常舉辦相親活動,今年更推出約會交友應用程式「TOKYOふたりSTORY AIマッチングシステム」(又名TOKYO Enmusubi,東京結緣)。回望香港,立法會研究人口政策和措施小組委員會上月初開會討論鼓勵生育政策,議員梁毓偉提出類似想法,梁建議借鏡內地青年中心辦活動讓青年聚會交友。但陳孟彤質疑,辦交友活動幫助市民尋找結婚對象後,真正會生育的夫婦有多少呢?她稱生育與否涉多個因素,譬如經濟條件,不是尋找伴侶就能解決的。

而且結婚與否是個人選擇,陳孟彤認為從此入手解決生育問題較困難。「我們不能說年輕人一定要結婚,在一些西方社會,結婚跟生育是兩回事,他們的生育率現在反而有點反彈(提升)。」她說部分國家的同居和已婚家庭育兒支援一樣,鼓勵民眾生育。譬如法國設家庭補助金予合法居留的家庭,不論國籍或婚姻狀况(已婚、民事同居、同居、夫妻分居),育有20歲以下孩子的家庭均獲津貼,另按家庭需要有其他補貼。「我不清楚這能否是香港未來的方向,因為這背離香港(先結婚後生子)傳統價值觀。」

【別人怎麼想】

厭童情緒瀰漫 家長無形重擔

低生育率跟沒生育意願是一個惡性循環。陳孟彤發現少子化的社會環境,甚影響人們的生育態度。她說當人們少見孩子,便會適應沒小孩的環境,「你會認為有沒有小孩也無關痛癢,生育意願也會愈來愈低」。

香港不像內地社會般有催生子的氣氛,例如內地的街道辦事處會致電市民作懷孕諮詢,問他們有無生孩子的打算等。陳續說,不少內地家長會催婚催生,但香港社會相對自由。「(結婚生子)是個人決策,很少人真會逼迫你生孩子,如果身邊沒催生的聲音,你也會認為不生小孩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陳孟彤說少子化或在社會引發厭童情緒,這問題在香港不太明顯,但其他東亞國家例如韓國則不然,人們對小孩的接受度和容忍度降低,不理解家長的難處,「一看到小孩吵鬧或認為他的家教不好」。韓國不少餐廳、藝術館和圖書館等設有「兒童禁入區」(No Kids Zone),避免兒童吵鬧和搞破壞影響他人。

厭童情緒普遍,再加上社會要求家長好好管教小孩,或令沒生育過的人抗拒生孩子,「認為養小孩就是麻煩、小孩很難照顧,帶孩子出去會遭受別人惡意的眼光」,這無形對家長造成巨大壓力。

【覺得做不做到】

業主月月供樓 生育意願遜公屋戶

管束小孩尤其幼兒不做「奇怪」的事或胡亂大叫,對家長來說很困難。生過孩子的家長或覺得「挑戰太大了,不生第二個了」,沒生過的則認為「我不可能做到(好好照顧及管教孩子)這件事,就不給自己找麻煩了」。

若如立法會議員鄧家彪所言,建立「小朋友好可愛」的社會氣氛,例如在政府辦公室貼滿嬰兒相,是不是可行的鼓勵生育措施?陳孟彤說小朋友的可愛或令人嚮往,「讓你期待新生命降臨,這稍微有一點點幫助」。但產生喜歡小朋友的想法以後,還有不少現實問題要解決,例如住屋方面,不足百呎的劏房單位放不下一張嬰兒牀。「父母或認為這樣的環境對孩子是一種虧欠。」這種不想委屈孩子的感覺導致部分人想先打穩經濟基礎,再考慮生育。

陳孟彤的研究另發現,租屋人士的生育意願比業主高,「買樓需要給首期,每月固定還一筆錢,養孩子的錢變相少了」。加上香港樓價下跌,物業隨時變負資產,讓上樓家庭對生育有更多顧慮。劏房戶面對隨時調節的租金,難保障住屋穩定。反觀公屋租戶,陳說「住屋期限可預知」,承擔的風險相對小,對養育孩子的態度較樂觀。

香港民意研究所於10月進行有關結識伴侶渠道及生育意向的網上調查,結果發現2,496名受訪者中, 79% 適齡女性(18-39歲)表示不希望生育,其中三大因素為城市教育制度(65%)、城市政治環境(52%)及個人事業發展或城市居住空間(37%)。有31%適齡男性表示不希望有小朋友,比女性低近50個百分點。男性的三大影響因素與女性一致,但排名不同,當中城市居住空間佔58%,比女性的高出21個百分點。

【城市教育制度】

性別更平等 女性更願生育

陳孟彤說香港教育制度奉行「唯才主義」(meritocracy),社會普遍認為一個人的未來發展取決於學業成績。陳的朋友曾告訴她,人生最大創傷源自在學時的考試,為免孩子重蹈覆轍故不生育。「她不想像自己的父母一樣,對孩子沒耐性地亂吼,也不想從孩子出生開始起就為他規劃人生。」

隨男女地位漸趨平等,女性普遍能接受教育,開始追求事業發展,生兒育女的家庭觀念變得次要。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於2003年發表《美國婦女史研究中的「母親角色」》,提及美國於1960 和1970 年代第二波女權主義運動時,女性主義者認為傳統觀念強制女性成為母親,故要求控制生育。記者問陳孟彤,女性主義和性別不平等會影響生育意願嗎?她回答「女性主義和不生育其實沒有必然關聯」,不生育或只是極端女性主義者對抗性別不平等的一種手段。

陳續說,在性別較平等的西方國家,女性的教育程度與其生育意願成正比,一來女性的經濟條件隨教育程度變好,二來男性在性別平等的社會承擔更多育兒責任。研究社會人口多年的台灣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鄭雁馨,發現具高等教育學歷的女性,其丈夫投入家務勞動比例比沒有的高 3.4%(註2)。陳說:「反而在東亞社會,女性教育程度很高,但同時被要求回歸家庭多照顧小孩, 這種性別不平等會抑制其生育意願。」

綜觀而言,陳孟彤有點悲觀地說「低生育率是不可能逆轉」,即使有生育意願,人受客觀條件所限,仍是會放棄。生育由人自主決定,刺激生育政策或與個人意志背道而馳,但不干預人的生育決定無法讓生育率反彈。陳認為在不干涉個體的生育意願下,例如不強制透過教育植入生育觀念,可先改善社會環境,包括託兒服務和住屋問題,人們自然改變生育的想法,「現金補貼基本上行不通,託兒服務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能讓父母解脫育兒壓力」

註:

1. Chen, M., Lo, C. K. M., Chen, Q., Chan, K. L., & Ip, P. (2024). Fertility Intention in Hong Kong: Declining Trend and Associated Factors. Applied Research in Quality of Life, 19(3), 1309-1335. https://doi.org/10.1007/s11482-024-10292-2

2. Cheng, Y.-h.A. and Hsu, C.-H. (2020), No More Babies without Help for Whom? Education, Division of Labor, and Fertility Intention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82: 1270-1285. https://doi.org/10.1111/jomf.12672

文˙ 姚超雯

{ 圖 } 網上圖片、資料圖片

{ 美術 } 朱勁培

{ 編輯 } 周淑樺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