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兒科前線:遺傳+環境 ADHD發病關鍵

文章日期:2025年01月13日

【明報專訊】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ADHD)是一種常見疾病,其特徵是注意力不集中、過動和衝動,可能導致執行功能損傷及功能障礙(如在學校和職場表現不佳、社交困難和意外受傷)。最早對這綜合徵的描述可追溯至公元前493年,由希波克拉底提出;到18世紀末,德國和蘇格蘭醫生首次在醫學教科書記載此病症。

ADHD受遺傳因素影響,但環境因素亦有重要作用,其中許多機制仍不明確。在全球學齡兒童中,ADHD的患病率約5.3%,在香港約4%。部分患者症狀在青春期會減輕,但有60%至86%的ADHD患者在成年後仍有持續症狀。

低收入家庭兒童患病風險較高

基於雙胞胎研究,ADHD遺傳率約為80%,其遺傳特性在不同性別、年齡階段(童年與成年)及症狀領域(如注意力不集中或多動/衝動)間相似。ADHD與其他精神疾病(包括焦慮症、抑鬱症、情感障礙、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共病現象,部分可由共同遺傳因素解釋。環境因素對ADHD的影響也十分顯著,產前母親肥胖、孕期高血壓、孕期母親吸煙,還有兒童早產、哮喘、濕疹,都顯示出與ADHD相關。另外,家庭社會經濟地位也與ADHD的發病風險相關,低收入家庭兒童患病風險是高收入家庭同齡人的兩倍。

新興神經調節法 效果待驗證

學齡前(6歲或以前)ADHD兒童的治療以非藥物治療為主,包括行為訓練,干預措施包括(通過父母或教師等介入的)兒童行為訓練和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如組織技能訓練、問題解決策略、社交技能訓練和元認知策略訓練。認知訓練、運動訓練、營養補充劑等輔助治療,會對兒童行為或認知問題有幫助,但無法有效緩解ADHD核心症狀。一些新興的神經調節方法,比如腦刺激、神經反饋訓練等,效果尚不明確,仍需更多研究驗證。

對於學齡及以上的ADHD兒童,藥物治療應作為主要治療手段,並輔以行為治療。主要治療手段為中樞神經刺激類藥物——哌醋甲酯(methylphenidate) / 利右苯丙胺(lisdexamfetamine)。如果兒童對中樞神經刺激類藥物有較強副作用,可以考慮使用非刺激劑,如阿托莫西汀(atomoxetine)。研究顯示,約75%患者服藥後效果顯著,包括提高專注力,減低活躍程度,減少衝動行為,以及減少過分激動反應及暴力行為。

文:曹蘊怡

(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牀助理教授)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