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時逢二月十四情人節,前天又是元宵佳節,恰好來談談有關愛的藝術。同為劇場作者的羅妙妍與岑宗達,因劇場結緣,並於2021年步入婚姻。兩人在劇場外是伴侶,劇場內則是合作無間的好拍檔,他們又會用什麼象徵自身眼中的親密關係?
岑宗達指結婚有時只是一個儀式,但更重要的是相處的細水長流,於是二人當時便到木工工作坊親手為對方製作戒指,希望一同經歷製作紀念物品的過程。如今回想,羅妙妍覺得戒指也不止是婚姻承諾的象徵,好像也意味着兩人往後的創作中,對方都不會缺席。
透過劇作經歷過無數段有關愛的故事,被問及哪部作品最能代表兩人關係,羅妙妍提到二人聯合編導的《給美狄亞的男孩們》。「如果有人單方面犧牲自己支持對方,關係難以持久,雙方都要有創作的空間」,她指當兩人的其中一方有創作的主意,另一方在支援的同時,也尋找方式讓雙方共同擁有整段創作的經驗。恰好這次對古希臘悲劇《美狄亞》作出當代改編、邀請小朋友演出等等皆是她的主意,岑宗達則在其後與她討論如何呈現劇目。雖然在情人節講一套與出軌有關的劇目「不太老黎」,但她認為劇目的核心內容講面對已定的命運,但人的意志和行動可以令事物改變—— 一如她自創的「浪漫畫鬼腳理論」:即便兩人當初在相處時的某些節骨眼下了不同的決定而令關係發生改變,但只要對這段關係有足夠堅定的意念,最後還是會重新相遇、相戀。
由二人的經歷講到能夠呈現當代愛情觀的作品,岑宗達挑選了李安的《飲食男女》。他發現近年不少人比以往更重視外出用餐時的選擇,甚至會以飲食觀察一個人的性格;同時卻又觀察到不少人在飯桌上常常低頭看電話、不發一言,直至食物上桌才交流。但飲食在他心中卻是關係中重要的一環,紛爭不滿都可以藉一同分享美食化解。《飲食男女》亦同樣,電影中退休大廚老朱因失去味覺,調味愈來愈鹹,飲食上習慣遂也和3個女兒日益錯開,每周一次的家庭聚餐中,飯桌上也往往氣氛凝重,4人各自收起不少心內話;但隨着最後一幕老朱喝下二女煮的湯後恢復味覺,象徵一家人化解了心結。而現實中,「飲食」也可成為表達愛與溝通的方法。
羅妙妍指自己甚少看愛情小說或電影,但書架上有一本《向田邦子的情書》。本以為情書內容會如小說般精彩,結果書內信件大多只是閒話家常,分享生活中的微小事物,卻能拼湊出兩人相處的模樣,也讓她思考嚮往理想的相處模式。情人節固然值得慶祝;但或許最浪漫的告白,其實是長得枯燥,卻細水長流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