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時逢二月十四,有人歡喜有人愁,一廂為如何歡慶情人節而不落俗套躊躇時,另一廂或仍在被窩中舔着那個過了很久很久還未癒合的傷口。情人節,同時也是愁人節,但見街裏愛人一對對,不妨埋頭陷進藝術裏。
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稍一不慎,愛便在無形的歲月中消磨殆盡。不知不覺,成為了對方生命中無法查找的符號。但生活的皺褶偶爾會突然襲來,提示一切確曾存在——假POLLY LO STUDIO舉行的「Not Found」展覽今天開展,9位藝術家以電腦世界中的標準回應符號為主題,以水墨、裝置、素描、製陶等媒介細數那些無聲消逝的片段,在生活的折疊與暗角徘徊,從記憶的斷層中搭建通往原初的愛、原初的自身的路徑。
電影《迷失東京》所講那些關係裏難以言明的、無法轉譯的部分,或可用相片誌記。藝術家張俊謙在1:1 Space舉辦的攝影展「迷/失——山手線」同樣以東京為背景,以一系列關於東京JR山手線的攝影作品,解構記憶的形成與流失。會褪色的熱感紙、多重曝光下的瞬間一一指向那些旅程中輾轉「流逝」的本質。同樣是電影,《花樣年華》導演特別版亦於本日在內地上演,或是「王迷」的最佳情人節活動。
沉溺在傷感的瞬間並無過錯,不過也可到戶外望望天空雲卷雲舒。若要與愛侶度過不一樣的情人節,本周末於粉嶺丹竹坑一帶舉行的「冬日農藝祭@丹山 — 陪著農夫大步走」或許是好選擇。在香港投身農業、復耕本地老種「青皮大冬瓜」是一種熱血,也是一種浪漫。愛情三角理論:「親密」、「激情」和「承諾」——與疏隔已久的土地復和、以一腔熱血願景投身農業、立誓不離開這個「夕陽行業」,愛情和對農業的熱愛,似能共鳴。不妨走進農墟聽菜農與小店匠人講古,一邊歎着本地蔬果與雞尾酒,一邊參與藍曬、漬物等大小作坊,在步入郊野「綠遊丹山」留影之餘,靜聽沿路的生態掌故。不論孤身或結伴,細聽風的聲音。
#Not_Found #POLLY_LO_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