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藝術三月

文章日期:2025年03月14日

【明報專訊】又到3月,藝文界好熱鬧。「藝術三月」(Art March)如期而至,大如Art Basel、Art Central,牽動全城目光;小如各畫廊、藝術空間,藏身城市不同角落,亦帶來多樣展覽、活動。觀眾好開心,藝術家卻「叫苦不迭」——「好忙!」攝影藝術家朱德華用兩個字概括他的藝術三月。穿梭於大展覽與小畫廊,見過天南地北各式藝文風景,朱德華帶到今期「美藝客廳」的,卻是一張櫈。

一張櫈,一張舊櫈,擺在家中某個角落,想必不會被客人當做藝術品。朱德華卻說,這張30年前購入的木櫈,其實大有來頭——英國設計師賈斯珀‧莫里森(Jasper Morrison)為1980年代末在柏林舉行的家具展設計並親手製作了這張Plywood Chair,用簡單切割的木板拼成。朱德華說,櫈座位處的木板尤其薄,坐下時會微微彎曲,正好被座位下方的木條托住,令使用者感到舒適。

「它的設計好簡單,就是一張櫈。你見到它,想到的也只有『櫈』。」朱德華笑稱自己是「chair collector」,家中收藏了不少有設計感的櫈,但「最簡單」的Plywood Chair令他尤其鍾意,因其中反映出「做減法」的藝術:「設計師設計產品時,通常會思考如何加嘢落去,但呢個係用減法。用減法去做設計,其實好得意。」

原來,舊櫈上不僅有歲月痕迹,還有藝術痕迹。在朱德華看來,「其實藝術喺我哋身邊,我哋見到嘅好多嘢都有藝術元素,但香港人太匆忙,忽略咗」。尋找藝術不一定要去art fair,「細心去睇每一樣嘢,睇多啲文章或是information(資訊),潛移默化,你就會產生興趣,細心欣賞藝術」。

生活為何需要藝術?在朱德華眼中,說得高深,「藝術可以令生活更富足、生活細節更飽滿」;說得通俗,「你攞個好靚嘅碗食飯,你都會食得開心啲」。讀到此處的你,不妨放下手中正忙碌的事,想一想,看一看,身邊的藝術藏在何處?用眼睛、用手機、用心記錄,不要錯過你的藝術三月。將你的所見所聞與《開眼》分享,更有機會贏取《開眼》周年禮(見另稿)。

(美藝客廳‧四十三)

「客席策展人」簡介

朱德華,攝影藝術家、策展人,香港國際攝影節創辦人之一。以拍攝人物肖像見稱,曾為王家衛、北島、艾未未等拍攝肖像,曾獲亞洲文化協會青年攝影家獎、亞洲攝影大獎及金獎、平遙國際攝影節最優秀攝影師獎等獎項。

文:明報藝文部

設計:賴雋旼

編輯:謝秋瑜

IG:@fridaymingpao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文化特別版]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