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首代動畫師黃迪 執「神筆」手繪精彩一生

文章日期:2025年04月04日

【明報專訊】黃迪,行內人尊稱他「黃迪叔」,香港第一代動畫師,於上月下旬離世。資深動畫及短片創作人盧子英與黃迪相識近40年,兩人既是動畫界的前後輩,更是閒時一起飲茶、暢談動畫電影的好友。黃迪堅持用手繪動畫走完一生,盧子英說:「黃迪叔的動畫生涯,其實跟香港的動畫歷史同步。」

1960年代製廣告動畫 邊做邊學

上世紀四五十年代,香港沒有動畫這回事,反而漫畫已然流行,直到1960年初中華漆廠設立動畫部,香港才算正式擁有自己的動畫行業。中華漆廠網羅將近30人組成團隊,集中製作廣告動畫。盧子英說:「那時候沒有專人教,都是大家慢慢摸索,他們通常都有繪畫基礎,會畫公仔、畫漫畫,而實際的動畫執行,就要不斷地試,也不是說一畫就成功,要試拍去看看一個動作是否暢順……大家都是一邊做一邊學。」

然而,因管理、成本等問題,中華漆廠不久便停止投資動畫部。但既然創作空間有、器材有、人才又有,當時製作團隊其中二人黃迪和區晴便各自牽頭成立「東方卡通」和「合眾」兩間公司,繼續沿用中華漆廠的動畫班底、空間和器材,直至1966年各自成立工作室。「東方卡通」主要以黃迪、姬約翰和陳定中為主軸,黃迪負責設計,姬約翰負責背景、色彩設計,而陳定中則負責填色、勾線。3人合作無間,帶領「東方卡通」在廣告動畫界闖出名堂,不少經典廣告動畫由此誕生。

黃迪所設計的廣告動畫主要有兩種:真人演員配搭卡通和全動畫,盧子英認為兩者在製作上都各有難處。他以真人演員配搭卡通的廣告為例,會先拍攝真人演員,當年用菲林拍攝,一秒有24格,黃迪等人便會逐格逐格配合演員位置而畫上卡通人物,最後再將兩條菲林合為一個畫面,行內稱之為「composing(合成)」。廣告作品《白貓洗衣粉》裏,真人演員飾演的婦人在盆子裏搓洗衣服時,頸部繫着紅絲帶的卡通白貓在一旁打轉,白貓尾巴變出有泡和無泡的兩款白貓洗衣粉,又緊隨洗衣機滾筒高速轉圈,婦人到超市買洗衣粉時,白貓便會跳進洗衣粉包裝,變回商標。

至於全動畫廣告,便當屬《置富花園》尤為突出。白底畫面出現「置業」、「謀安居」、「富樂」、「滿家園」4組黑色書法字,一群男女老幼從左方走進畫面,並走進「富樂」裏,後來又湧進一大群人,甚至連蝴蝶、小貓等動物都迫不及待闖進去,簡單動畫,配上生動聲效,就算不說一言,廣告承載的信息亦呼之欲出。

最愛迪士尼早期動畫長片

2006年香港電影資料館出版的《香港動畫有段古》載有黃迪的訪問,他提到自己心中最愛的十大動畫都是較早期的迪士尼動畫長片,如《雪姑七友》、《幻想曲》、《仙履奇緣》、《睡公主》等,所以亦如盧子英所言,黃迪畢生最希望能夠製作出屬於香港、屬於自己的動畫長片。「現實是在香港的環境,無論是當時甚至到現在,要做一套動畫長片真的一點都不簡單……黃迪叔在初出道時,也是香港最初開始有動畫的時候,他三四十年的動畫製作生涯當然是集中在廣告製作,而廣告的影響力就是屬於一種普及的、一種跟觀眾接觸的機會……他一直做廣告的同時,也想拍長片。」盧子英如此說。

盼圓長片夢 經年累月製作《神筆》

黃迪在2006年的訪問亦提到小時候看到外國一齣黑白短片,「大概是一隻手拿着一支筆,在牆上畫了一個小丑和墨水瓶,畫完那個小丑就動了起來,更跳進墨水瓶」。黃迪覺得很有趣,爸爸回他說:「是有這種筆的。要是你得到這支筆,畫出來的東西便會動!」黃迪用畢生尋找那支「神筆」,直到1970年代與拍檔姬約翰、陳定中想利用空閒時間製作一部長片,便有了《神筆》這個故事,當時預計時長是80分鐘。盧子英說:「黃迪叔最初真的打算他們3個人,再加幾個同事一起做,不是不行,可能要拍10年8年。」可惜的是,陳定中在1975年離開「東方卡通」,且於1980年代去世;姬約翰亦因為太太離世,無心創作而離開公司,並於1999年離世。「當時只有一些很初步的設定和部分畫稿,黃迪叔一個人繼續做做做,結果10多年後到2000年初,他真的把手上的《神筆》畫稿拍出來,雖然只有8分鐘,但起碼反映了他的理想——真的很想完成一套長片。」盧子英繼續道:「到最後他都是想透過動畫講自己想講的故事,同時透過這個媒介去創作和表現。廣告動畫當然都可以很精彩、很有創意,但始終都是一個很商業的東西,跟一個完全完整的、原廠的動畫作品有很大分別。」

短片獲首屆ifva動畫組金獎

黃迪滿懷想法,又有一手技藝,但在創作的黃金時間卻受制於現實,無奈但無能為力。長片不成,短片尚且可一試。黃迪在1990年代先後創作出幾乎一手包辦的獨立作品:《植菰者之樂園》和《一個除夕夜的故事》,前者更獲得第一屆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ifva)動畫組金獎。不足5分鐘的《植菰者之樂園》情節亦相當有趣,放諸現在仍舊惹人深思。引自第20屆ifva再次放映《植菰者之樂園》時的節目介紹:「甲、乙二人展開植菰競賽,引來群眾圍觀,恰有一女孩至,分鮮花與眾人,意謂除冬菰外,鮮花亦友(有)可欣賞之處者。不料此舉觸怒甲、乙,合力將女孩趕走,並率眾人大舉植菰。俟後群菰漸長,遮天蔽日,頓成黑暗世界,眾人方知盲目追隨,鑄成大錯,悔之已晚,噬臍莫及!」

踏入1990年代末,電腦走進大眾視野,1995年美國彼思動畫製作室(Pixar)的《反斗奇兵》面世,可謂是正式開啟電腦動畫的時代,但盧子英說黃迪從沒有用電腦製作過動畫,這些年來一直堅持手繪直到生命盡頭。黃迪晚年仍然經常到數碼港戲院看電影,所有Pixar和迪士尼的動畫電影他都會去看,盧子英說黃迪會跟他聊對那些電影的想法,喜歡不喜歡,哪裏處理得好,哪裏不好,「他一直吸收很多東西,不會就這樣停了下來」。他們最後一次見面是2024年8月,相約飲茶、探訪黃迪在黃竹坑的工作室,「他在我認識的前輩來說,是一個全心全意投入動畫的人……他很喜歡動畫,喜歡看、喜歡創作……他幾十年來都是在動畫這個圈子兜兜轉轉,我覺得這樣的人全香港只有他一個」。

黃迪手執自己那支「神筆」一筆一筆手繪出來的執著,大抵是他對抗這個變化太快、遺忘太快的世界的方法。這不禁讓記者想起近來用AI生成宮崎駿畫風的爭議,日本當代動畫大師、香港第一代動畫師,或許正是在用畢生向世界證明手繪畫風不可代替。

文:譚雅詩

設計:賴雋旼

編輯:王翠麗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人物]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