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珍罕瓷器亮相春拍 製瓷技藝仿掐絲琺瑯 幾可亂真

文章日期:2025年04月04日

【明報專訊】在Art Basel、Art Central一輪急攻下,面對大量的現代和當代藝術作品會否感到審美疲勞?西方現代和當代藝術作品經常以吸引眼球、挑戰思維的方式創作,看得多或許會迷糊失焦。在這個時候回歸中國古雅的瓷器、藝術品,正好讓大家清清腦袋。中國嘉德香港向來以傳統瓷器工藝品聞名,在最近舉行的春季拍賣會便帶來兩項清乾隆瓷器,一件以松石綠釉仿掐絲琺瑯效果,另一對青釉葫蘆瓶晶瑩亮麗,都是極為難得的珍品!

在「紫宸窯韻——藝德堂藏明清瓷器」專場中,一件有「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書款的清乾隆松石綠地粉彩八吉祥紋瓶最吸睛。拍賣行指,藝德堂主人對中國傳統文化充滿熱忱,數十年來精收珍罕古物,尤其鍾情清代3位重要君主的皇家器物,用藏品編織清代興盛輝煌的藝術地圖。清乾隆松石綠地粉彩八吉祥紋瓶展示清代景德鎮皇家製瓷超卓技藝,曾分別於1985年倫敦佳士得和2003年香港佳士得拍賣會獲知音人垂青。

乾隆愛好瓷品,安排督陶官唐英苦心經營御窰,不惜工本匯集巧匠研製珍品。此瓶採用束頸設計,線條流暢,色澤妍麗,是磅礴大氣的設計。工匠選用松石綠釉為地色,精繪如意雲瓔珞紋,配以粉彩飾纏枝蓮八吉祥圖案,散發清宮藝術美感。八吉祥稱佛教八寶,由法輪、法螺、寶傘、白蓋、蓮花、寶瓶、金魚、盤長結組成。圖案穿插纏枝蓮紋之間,佈局嚴謹。拍賣行指出,在乾隆時期,藝術品上的宗教意味漸淡,此作中的八吉祥圖案主要是取祥瑞的意思。工匠借用製瓷技藝呈現仿金屬胎掐絲琺瑯器效果,幾可亂真,製作方法殊不簡單。用松石綠釉仿造景泰藍之色地,用金彩勾勒取代掐絲也充滿匠心和難度。瓶上的花蕊層次豐富,局部採用西洋明暗交替的畫法,非常巧妙。

粉青釉葫蘆瓶 福澤雙至

同樣來自清乾隆時期的一對粉青釉「千秋萬代」葫蘆瓶,則在「映水藏山——宮廷藝術與尚古美學」中亮相,令不少藏家着迷。葫蘆瓶同樣有「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書款,曾獲香港藝術館出版物介紹,並曾於敏求精舍45周年紀念展中亮相。珍品曾由香港世德堂莊貴侖珍藏,約上世紀60年代從著名古玩商仇焱之手上購入,其後在家族內深藏近60年,今次是多年後首次釋出。

葫蘆外形討好,紋樣精巧,寓子孫萬代、富足安康意思;最重要是能成對保存,有圓滿之意。拍賣行指,此品有福澤雙至意味,是讓人祈願家族昌盛綿延之祥瑞重器。對瓶以短頸束腰、小圓口設計,圓潤飽滿;外壁用模印技法裝飾纏枝葫蘆紋,大小葫蘆懸於枝頭,和藤蔓、葫蘆葉等相互交纏,層次豐富,充滿動感。紋飾層疊拱起,諸紋雕飾一絲不苟,晶瑩亮澤的外觀極為討好。拍賣行指,在漢至南北朝時葫蘆開始跟道教拉上關係,至唐宋元時期道教神仙體系漸趨完備和系統化,葫蘆成為八仙中鐵拐李的身分符號,是道家標誌物之一。至清代,葫蘆瓶常作吉祥器物於宮廷內陳設,成為當時潮物。葫蘆諧音「福祿」;而器形又似「吉」字,有福祿萬代、福壽雙全之意,深受藏家歡迎。和此品相似、可類比之器具,僅見於香港佳士得1990年3月亮相的一款清乾隆粉青釉浮雕子孫萬代圖葫蘆瓶,尺寸、器形、紋飾和款識都極相似,當時的成交價是3422萬港元,可見這次現身的一對青釉葫蘆瓶如何矜貴。

趙無極《大船入港》 3層空間畫面豐富

中國嘉德一向在中國藝術藏品方面十分豐富,除了瓷器,在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方面,便找來兩件趙無極頂級作品領軍,其中《大船入港》元素豐富,是構圖大開大合的作品。拍賣行指,回顧趙無極創作此畫的背景,他當時被比利時藏家Philippe d'Arschot邀請往長年陰雨綿綿、歐洲第二大港口安特衛普旅行。趙無極當時深受港口瀰漫的霧氣觸動,船隻的交織和起重機運作的畫面激發他繪畫《大船入港》,作品完成後由美國兩代藏家珍藏數十年,最後由一名亞洲重要私人藏家私藏。

看趙無極的畫既訓練觀眾的想像力,適當的解說也能幫助觀眾「對號入座」進入意境。拍賣行指畫面中有商船往來、生機蓬勃的意境,藝術家選用殷商時期青銅器的銅綠色,並大膽與橘紅色撞擊,呼應青銅器隨時間變化而生起的「紅斑綠鏽」,以黑線條銘刻出3層空間,像外國教堂壁畫中常見的天地人三分世界觀,在同一畫面展現多重時序。畫面左下面是一艘滿載貨物的巨輪,舉旗手指揮其駛往歸鄉的雙塔。中間是一座堡壘,起重機與堆高機忙碌地運作,滿有工業與商業活動的生機。畫面右面是一名手持望遠鏡或讀數表的人向遠方眺望,展現對未來的探索和期盼。最上方是往來的船隻,他們正彼此交會。趙無極透過船隻不同大小的體積,巧妙地呈現遠近不同的空間感。畫面中橘紅的色彩如初升的朝陽或晚霞,斑斕的光線引來溫暖情感和盼望。

草間彌生5色大理花 展現活力

所有拍賣行的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中,幾乎不可以缺少草間彌生的作品,今次中國嘉德香港春拍也不例外。《花》是其創作生涯重要作品之一,是帶有自傳隱喻的佳作。拍賣行表示,草間彌生創作的背後,是想盡其所能汲取時代的活力,向未來開一朵艷紅的花。畫面中有一朵紫紅相間、華貴的大理花,挺立於象徵「天地玄黃」的黃底黑網前,透過極盡舒展的花葉向四方八面散發能量。她一生繪畫不少花,但造型碩大的大理花僅在油彩創作中出現過兩次,因此這件作品極之珍稀。拍賣行解釋《花》結合了她三大經典藝術語言:無限網、圓點和花。花朵結構層層鋪展出多達4層空間,她大部分作品的花只有2至3種顏色,此作卻跳出框框,用到多達5種色彩。有別於其他單一花卉作品常見的筆直構圖,《花》突破地使用對角線結構佈局,展現更強大立體和動態效果。細心觀察會發現主體花莖微彎,從角落破土而出展現自然生長韻律。花瓣邊緣如波浪湧動,讓整個畫面有如穿著傘裙華服起舞的女人。拍賣行指大理花的花語是華麗優雅、富貴大方,紅色代表幸福的愛,紫色象徵勇氣,或許這是藝術家對自己生命的期許。

中國嘉德香港2025春季拍賣

拍賣日期:即日至4月8日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展覽廳5FG

查詢:www.cguardian.com.hk/tc

文:呂一心

設計:賴雋旼

編輯:王翠麗

電郵:friday@mingpao.com

[開眼 收藏]

相關字詞﹕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