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周挪威首相在公布新國防政策時,表示面對愈來愈難以預計的鄰國俄羅斯,國家要準備隨時會被捲入戰爭。今時今日,時勢真不一樣。世界混亂之際,在未被戰爭或糾紛直接影響的國度的我們,需要活在當下,感激可以過着和平安逸的日子。
明天5月17日是挪威國慶,就是這樣的一天。以首都奧斯陸為例,市中心將會人山人海,像個嘉年華。在大街的主要節目是不同的巡遊,小朋友巡遊(Barnetoget)最重要,因為參與巡遊的小學與中學生的家長當然要護駕支持,而親朋戚友亦通常同行結隊支持,所以通常最擠擁。另一個特別的巡遊是高中畢業生巡遊(Russetog),算是挪威的獨有文化。這些畢業生在最終考試前的一個月專注派對及玩樂,不會每天埋頭苦幹讀書,直至5月17日國慶巡遊。
有傳統家庭的朋友就通常與家人慶祝國慶,沒有小朋友的年輕人則通常視這一天為派對日,由早派對到夜晚,「香檳早餐」是經典節目,夜晚時大家通常已醉到不行。狂歡慶祝,為的不僅是虛有的國民身分、脫離丹麥成為獨立國家,又或是國會的成立。今時今日,真真正正值得慶祝及珍惜的,是挪威人能活在一個和平與自由的富足社會,普遍不用擔心生計。
衣食無憂,有賴健全的福利,而能夠維持這個接近完美的福利制度,多得石油。挪威十分有國運,1969年在北海發現大量石油,從此改寫國家歷史,忽然致富。因為石油,挪威成為富裕國家,在1990年成立全球政府養老基金,將石油的收入盈餘用作投資。基金成為全球管理資產總額最大的單一主權財富基金,持有平均1.5%的全世界各國的上市公司。
除了投資國際企業如蘋果、Alphabet,他們亦投資物業,尤其在英國的物業管理界舉足輕重,早前便用5.7億英鎊購入四分之一個倫敦的Covent Garden。基金在挪威坊間被稱為「石油基金」,而挪威官營電視台NRK就剛推出有關紀錄片Oljefondet – på innsiden(《石油基金內裏》),帶觀眾走進「石油基金」的工作日常。
紀錄片主要跟隨基金的CEO Nicolai Tangen。成為CEO前,Tangen已經是富豪,他住在倫敦,管理自己的對冲基金公司AKO Capital,身家估計超過5億英鎊。在2020年他被委任為CEO,引起大量爭議,被形容為基金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其中利益衝突是公眾最大的顧慮。因此,他賣出所有自己公司的股份,亦將所有資產轉移到挪威銀行,以示透明與公正。
紀錄片未能深入討論有關基金的投資道德等最具爭議的話題,但總括來說,還是十分有趣,因為Tangen的個性充滿娛樂性及喜劇感。以有錢人或財經巨子來說,他算是十分討好,沒有狂妄自大,頗有自省能力。這切合他的爭議言論。他說遺產稅應增加到100%,父母留下的財富應在社會上再分配,不讓財富停留在家庭,使社會更平等。他自己身體力行,已早在2019年透過The Giving Pledge承諾他與妻子在有生之年或遺囑中會把他們最少一半的財富捐給慈善事業。嗯,掌管石油基金的他不是邪惡有錢佬,也實在值得慶祝。
文:陳Damon(長居奧斯陸,心卻在四海。借消費世界各國文化,提醒自己活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