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產大熊貓龍鳳胎家姐和細佬上周二正式命名為「加加」和「得得」,香港海洋公園主席龐建貽說寓意香港人「加油」和「乜都得嘅」。好巧不巧,改名翌日立法會通過機場離境稅修例草案。機場飛機乘客離境稅?加得!政府選了大熊貓作為「香港旅遊大使」,又說要推動「熊貓旅遊」,到底香港相比其他有大熊貓供人觀賞的地方,有什麼熊貓宣傳旅遊的優勢?
熊貓迷、遊客憂熊貓居住空間不足
加加和得得改名同日,海洋公園宣布遊客到訪「大熊貓之旅」,可直接在展館外排隊,毋須預先領取「時間票」。熊貓迷Frances Hung表示從前遊客須按照「時間票」列明時間入場探望大熊貓,「取票後可以四處逛逛,不用站在館外呆等,但現在沒時間票,不知道該如何安排園內行程,(取消後)又沒說限時看多久」。她預計取消「時間票」後,會有大量遊客擠在「大熊貓之旅」展館外。
Frances有留意四隻大熊貓安安、佳佳、盈盈和樂樂來港的新聞,但沒為牠們着迷。直到今次香港「土生土長」的大熊貓加加和得得出生,「這件事令我很震撼」,她開始每日追看海洋公園大熊貓「奶爸」和「奶媽」(即護理員)拍攝的大熊貓生活直播,更加入facebook不少討論大熊貓的群組,認識許多資深熊貓粉絲。
雖然Frances目前仍未能抽空到現場看加加和得得,但她從其他熊貓迷口中得知「大熊貓之旅」展館時有秩序混亂的問題,「入面好嘈吵,不但令參觀者煩躁,也會影響大熊貓」。Frances稱,中央政府贈予香港的大熊貓安安和可可居住的「賽馬會四川奇珍館」是密閉的室內空間,少少聲也能產生響亮回音,「可可似乎較敏感,印象中(現場)試過嘈到奶爸奶媽要收返(趕回)大熊貓入卧室」,她續指安安和可可的居所沒盈盈一家的開揚,「也沒四川那邊大,擔心會影響牠們的(身心)健康」。
不止一眾粉絲記掛大熊貓的園內生活,也有遊客表達擔憂。記者上周三到訪海洋公園,遇到攜英籍子女來港旅遊的法國人Corinne,她從旅遊指南裏的景點推薦得知海洋公園有大熊貓,「看大熊貓是我來海洋公園其中一個目的,我從未見過真正的熊貓,我只在網上看過熊貓影片,覺得牠們很可愛」。
不過當Corinne進入大熊貓展館,她心生疑慮:「我不清楚牠們真實生活條件如何,但我沉思着這空間對牠們來說是否夠大」。問及看見大熊貓的感受,Corinne則說她雖未目睹大熊貓真容,但體驗尚算不錯,「我只看到大熊貓的背影,因為牠們在睡覺」。
那麼Corinne下次還會為看大熊貓來訪海洋公園、或者香港嗎?Corinne不加思索地答道:「這可能是我仍會去海洋公園的主要原因,但不是我來港目的」。她與子女遊港一周,海洋公園為第六日行程,此前她們遊覽了中環和九龍市區,她說喜歡香港「不同生活模式的完美融合」,還有頗佳的購物體驗。其子女則享受在海洋公園看大熊貓,又讚牠們十分可愛,並購入了熊貓公仔和布袋留念。
明星熊貓吸發燒友出外旅遊
或因周三是工作日,記者沒看到Frances預期館外人群擠擁的畫面,不過大熊貓龍鳳胎一家四口所在展館臨近下午4時半的閉館時間,仍有數十名遊客逗留。龍鳳胎加加和得得賴在入口附近高地區域的樹上不動,那裏沒玻璃阻隔,遊客可清晰觀察龍鳳胎,父親樂樂則在其獨居園區吃竹子。遊客一見樂樂爬近,紛紛舉起手機和相機拍照,有操普通話的遊人興奮大叫:「是真的熊貓啊!」
記者又留意到身穿熊貓恤衫,背包掛了幾個熊貓公仔的陳小姐與護理員聊了良久,追問之下發現她是22年的熊貓迷,她稱自己為熊貓至少消費逾百萬港元,更會日日去海洋公園看大熊貓,「工作人員都認識我」。既然陳小姐如此熱中於大熊貓,想必她也會為看大熊貓出外旅遊吧?她卻說沒閒錢和時間,即使免費入場的澳門大熊貓館只要搭船再轉乘巴士就去到,她也認為不太就腳,對她吸引力不大。
Frances則說她有錢有時間會想去韓國、四川和北京等地看大熊貓,尤其想去四川的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臥龍神樹坪基地探大熊貓「福寶」,她稱福寶是大熊貓「明星中的明星」,她想親自了解福寶在園內的生活是否如傳聞般差。話說福寶於2020年在韓國愛寶樂園出生,是中國租借給韓國的大熊貓「樂寶」和「愛寶」之女。愛寶樂園根據《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與中國簽訂《推進大熊貓保護研究合作》協議書,訂明所有韓國誕生的大熊貓滿4歲前會被送回中國繁育,故去年福寶被送返中國。
福寶出生時值新冠疫情,遊客參觀愛寶樂園受限,福寶的飼養員姜爺爺和宋爺爺便為牠拍攝影片並在網上發布,其中福寶5個月大時緊抱姜爺爺靴子耍賴的片段爆紅,瀏覽次數短時間內突破百萬。港人婉琪趕上福寶送返中國的尾班車,去年1月為了福寶到訪韓國愛寶樂園。婉琪憶述當時不少遊客跟她持同樣心態而來,樂園人山人海,不過她預先下載樂園的手機應用程式取籌看福寶,「那裏有電子熒幕顯示要排多久,我排了大約1.5小時,工作人員亦好熱情和有禮貌地維持秩序」。
赴韓看熊貓
園區有秩序、周邊寫實
婉琪續說場館外展示福寶自出生以來的生活點滴,館內則限時探望福寶10分鐘,「我感覺到身邊的遊客心情雀躍,但忍住不大叫,人群去到紀念品店才熱鬧起來」。她說愛寶樂園會用真實熊貓相製作周邊產品,商品不全是Q版,「大部分都很寫實(貼合大熊貓真實面貌)」,有公仔和手機支架等,價錢介乎幾十至數百港元,算是合理。婉琪難忘店內有售福寶抱住飼養員靴子的公仔,「還原飼養員姜爺爺與福寶相處的情景,令人回味網上看到的影片」。至於港產大熊貓加加、得得,婉琪也不時留意其動向,欲到海洋公園探望,但她說她只會等到生日當天免費,或與他人「夾全年會員優惠」入場,因她認為海洋公園的入場門票略貴。
粉絲自稱加加、得得契爸契媽
不願錯過成長點滴
婉琪這經濟實惠的想法倒讓記者想起海洋公園推出索價1500元的龍鳳胎專屬見面時段門票(包公園入場門票),持票者可於開園前與加加和得得見面半小時,每日只有一場並限量40人。Frances說她身邊好些熊貓粉絲有搶購,「他們感覺體驗不錯,當是捐錢給海洋公園讓家姐(加加)細佬(得得)將來有獨立生活的地方」。又稱眾粉絲除了「嫌貴」、對獲贈的探訪龍鳳胎證書為電子版,而非紙本感可惜外,沒其他負面評價。
記者一直稱呼大熊貓龍鳳胎為加加和得得,但受訪的熊貓迷仍喚牠們作家姐和細佬,更會自稱為熊貓的契爸契媽,彷彿與龍鳳胎父母和護理員組成熊貓大家庭。Frances指她不會瘋狂購入大熊貓精品,但沉迷看牠們的生活直播,就算因公錯過直播,也會即日重溫,「牠們成長得太快了,少看一天就會錯過很多(生活點滴)」。她從加加和得得正式見公眾的2月16日至今儲有約300段大熊貓生活影片,她興奮告訴記者其中一經典內容是牠們從鞦韆「瀡下來」反應快、身手敏捷的樣子。她也被兩姊弟與護理員及媽媽餵食互動的畫面吸引,「看上去很溫馨」。
海洋公園表示今年五一黃金周人流、零售及總收入均增四成,目前逾半售出商品與大熊貓有關,園方亦推出了「Panda Things!」和「Panda Friends」的大熊貓IP,以園內6隻大熊貓為藍本設計角色,並與Casetify和周大福等品牌合作,推出這些角色的精品。去年由AllRightsReserved主辦的《PANDA GO!香港遊》大熊貓雕塑展覽則輪流在海洋公園和星光大道等地標展出2500隻大熊貓雕塑。
本地不少商家趁此熊貓熱潮,自發售賣熊貓商品。例如尖沙嘴熱門遊客區內的香港紀念品專門店「Hong Kong Souvenir Limited」有售熊貓匙扣和磁石貼等,店員稱這些是自家產品,「前陣子有大熊貓(來港和出生)的新聞時,熊貓很hit(流行),那時日日都有人買,最近則少一點」。Frances說她比較「挑剔」,只會買海洋公園的大熊貓周邊,「因為我想存下屬於香港這6隻大熊貓的珍貴片段」。
職業訓練局酒店及旅遊學院課程總監黃家榮也觀察到本地掀起一股熊貓熱,他說內地和外國多地都有大熊貓館,但香港與別不同的是會將大熊貓以家庭概念呈現,「不止是動物園那般觀賞,而是嘗試塑造大熊貓成我們的朋友或家人」。他續指以大熊貓家庭作為本港其中一個知識產權(IP)代表,述說牠們與香港的故事,尤其是香港曾飼養人類照顧下全球最長壽的大熊貓佳佳,這樣的宣傳既具深度,也有記憶點,能起「口耳相傳(word of mouth)」作用,發展可持續的熊貓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