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冬瓜標記 外皮凹凹凸凸

文章日期:2020年06月23日

【明報專訊】冬瓜,是夏日「涼」伴,瓜肉雪白,入口軟綿,清甜生津,是消暑佳品。

冬瓜可塑度極高,可煲湯、燜、燒、蒸,適合各種煮法,濃淡皆宜。不過,有本地農夫卻指,現時市面的冬瓜呈現不到冬瓜的真正味道。他3年前發起種植計劃,標榜以還原冬瓜原味道為目標,也藉此培訓新一代青年農夫。

老農田有機農場和復耕者聯盟創辦人葉子盛,3年前推出「冬瓜一萬斤」計劃,在老農田農場和週田村種植有機大冬瓜和迷你品種,既訓練本地新手農青,亦為本地提供高質有機冬瓜。「現時香港的大冬瓜,主要是墨綠的青皮冬瓜,以及軟綿的白皮冬瓜。還有由內地輸入的黑皮冬瓜。而冬瓜一萬斤計劃的主品種為爸爸留給我的青皮冬瓜苗,果肉結實和清甜。」青皮冬瓜由培苗至收成大約4至5個月,每次培苗可有約400至500株,每個一般長至30斤以上,最重可達60斤。

太早收割失清甜瓜香

說到推行冬瓜計劃的原因,葉子盛說最希望重現冬瓜的原味道。他指外面的冬瓜,部分因太早收成而欠缺瓜味,而內地近年爆紅的巨型炮彈冬瓜,他認為是無味肉硬。葉子盛說:「香港人對食材不講究,食材沒味道便加醬和雞粉,是吃醬料長大的,不是吃原味,莫說是冬瓜,新一代未曾嘗過許多蔬果的原味道。」他希望透過冬瓜計劃重現濃郁又清甜的瓜味。

瓜蒂下沉、凹位深 水分飽滿

香港早期種植的冬瓜以青皮為主,有濃郁瓜香,肉質纖細,清甜生津,用來煲湯或紅燒尤其甜美。本地農業於1990年代末至2000年沒落,本地冬瓜一度消失,葉子盛用他爸爸留下的青皮冬瓜苗,嘗試復刻本地青皮冬瓜。每年小暑至大暑期間的冬瓜最當造,果肉飽滿,肉味清甜,而30斤以上的大冬瓜一般於小暑後可收成。葉子盛表示,揀靚冬瓜最大路的方法,首要留意瓜皮,凹凸不平即代表瓜肉有足夠養分不斷「撐開」生長,皮薄肉厚色白,富瓜香。其次是留意瓜蒂向下沉,凹位愈深代表瓜重,水分飽滿。他又指青白黑皮三者各有特徵,青皮呈墨綠色,肉結實;白皮有白色果粉,皮偏向淺綠色,肉軟綿;黑皮最深色,肉最結實。三者中,以青皮和白皮較富瓜香和清甜,而香港的食肆餐廳均偏好青皮冬瓜,因可烹調不同菜式。

白皮烹調易融化 「炮彈」肉硬

近年街市有些菜檔阿姐力推白皮冬瓜,並聲稱這是高檔次、更好吃的冬瓜,葉子盛指白皮雖然味道清甜,但和青皮相若,沒有檔次之分,而且不好煮,原因是肉質軟綿,烹調時很快變腍和融化,不適用於大部分菜式。另外,內地新興的巨型炮彈黑皮冬瓜,葉子盛認為瓜肉無味兼硬身,不太好吃。

至於迷你冬瓜,主要有內地和台灣品種。內地的由12両至5斤不等;台灣品種有小惠、吉樂和芋頭迷你冬瓜,由3至7公斤不等,當造期為6至8月,選法和大冬瓜相若,拿上手要「墜手」。

「冬瓜一萬斤」計劃3年前開展時不被看好,但清甜的成品引來眾多支持者,1萬斤的青皮冬瓜短時間內售罄。計劃繼續推行,他更研究不同冬瓜食譜,「有一款是把Parma Ham蜜瓜變化,在一片本地青皮冬瓜上鋪紫蘇葉、西班牙火腿或煙三文魚、藍莓,冬瓜的清甜與紫蘇的清香非常夾,大家可試試」。

而今年計劃出品的青皮冬瓜7月左右將於一田超市發售,可留意「復耕者聯盟」官方專頁公布售賣點和售價,去年售價為每斤$18,可作參考。

■Info

復耕者聯盟

查詢:5743 0302

專頁:fb@Agrivengers

文:陳麗斯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飲食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