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茶」學問:茶包形狀與茶味關係大

文章日期:2020年08月11日

【明報專訊】切割成碎屑狀的茶碎,成就了茶包沏泡方便快捷的特質。Alfred指,為求在短時間內完成沏泡過程,他們的茶包不用泡發時間長的原片茶葉,選用1至3毫米大小的茶碎最為理想。而茶色愈濃的茶,如普洱及鐵觀音,就需要切得更碎,令顏色更易泡出。講究起來,茶碎的選材也會影響茶味,以綠茶為例,較長身的茶碎一般會甘味較重,較短的茶碎則有出味快的優點。Alfred說,一塊茶葉,由兩片葉及一枝葉柄組成,如想茶色較綠,可多混些揮發較多葉綠素的葉部,如葉柄部分較多,茶色則較黃。

茶包發明近百年來,形狀一直在變化,以雙囊長方形和金字塔形最為常見。陸羽茶包的中式茶及冷泡茶茶包,就分別以雙囊長方形(圖左)和金字塔形包裝。Alfred表示,由於冷泡茶以凍水沏泡,較難出味,選用金字塔形的茶包(圖右),內裏空間較大,利於讓水流冲入茶包,帶出茶味。而傳統茶包用熱水沏泡,出味夠快,毋須擔心茶味不出的問題。但他提醒由於茶碎比茶葉小,冲泡時毋須用100℃沸水,85℃至90℃的水已足夠。茶包冲泡2至3分鐘後便得拿走,否則會令茶變得又苦又澀。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飲食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