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說書人:英殖香港如何流行起俄式羅宋湯?

文章日期:2022年10月26日

【明報專訊】從小到大光顧西餐廳,點餐時,都習慣被侍應問要「紅湯」還是「白湯」?大家都心知肚明,紅湯就是羅宋湯,白湯就是忌廉湯。但心水清者會問,香港過往是英國殖民地,我們的西餐不該就是英式料理嗎?為何最常喝的羅宋湯,偏偏非來自英國,而是俄國呢?

其實香港早期西餐,一大源頭確是俄國菜。話說,上世紀初,俄國爆發十月革命,很多白俄(即支持舊王朝的人)逃離故土,流亡海外,部分穿過西伯利亞,來到鄰國中國,居於哈爾濱,或去到更遠的中國租界,如華洋雜處的上海和天津。他們失去原有財產和生計,唯有「馬死落地行」,從事行業包括保鏢、娛樂(如舞女),或開餐廳。

比起精緻的法國菜,俄國菜對於上海尋常百姓來講,無疑平民得多,酸酸甜甜的羅宋湯一大碗,佐以麵包,吃得飽飽,又可向別人誇誇而談,說也食過西餐,因此大受歡迎。而「羅宋」其實就是Russian的音譯。

1949年大陸變天,輪到上海人逃難到香港,也帶來其飲食。於是,1950、60年代,大量西餐廳在港湧現,當中一大生力軍就是俄國餐廳,例如所謂「四大餐廳」,分別是ABC、車厘哥夫、雄雞、皇后,都是從上海或哈爾濱遷到香港的。大家怕且終於明白,「紅湯」漂洋過海的一段歷史淵源了。

但當然,任何菜餚在異鄉落地生根,都會經過一定的「在地化」,羅宋湯也不例外。烏克蘭自稱是羅宋湯發源地,當地以紅菜頭熬湯,然後加入不同蔬菜和配料,最簡單的只加入糖、鹽、胡椒粉等調味,較好的就加入椰菜、馬鈴薯、紅蘿蔔、芹菜、洋葱等。

紅菜頭非本土作物 改用番茄醬調色添味

當羅宋湯傳至上海,因為紅菜頭並非本土作物,而上海人也不慣其味,於是餐廳改用番茄醬來調色添味。後來再傳到香港,食譜也相近。隨着經濟富裕,今天餐廳還會加入牛骨、牛肉來熬湯,但其實這已經是豪華而非本來的農民版了。

羅宋湯在俄羅斯、烏克蘭,以至波蘭等東歐國家,都被視為國菜,稱為borsch,也是舊時農民的家常恩物。俄羅斯和烏克蘭冬天出名嚴寒,當年拿破崙和希特勒兩者的無敵雄師,統統都要敗在當地「冬將軍」下。試想,在這樣冰寒刺骨的冬天,如果有一鍋煮得熱騰騰的羅宋湯,就算是簡單配以粗糙黑麵包,已是人間極品,當年法軍和納粹士兵凍得渾身發抖,如果看到一鍋熱羅宋湯,定會垂涎三尺。

我曾經到過烏克蘭旅行,在那裏喝過多趟羅宋湯,發現當湯煮好上桌時,當地人愛加入酸忌廉,但我卻嫌這會把湯弄得很渾濁,通常省卻這步。當地喝湯喝得較講究時,會配以一種酥軟、充滿牛油和蒜香的小圓飽pampushky(圖A);至於較平民的則會佐以黑麵包,以及兩三片salo(圖B),但我對這樣凍冰冰cold cut鹽醃豬腩肉配黑麵包,就真的不太恭維了。●

文:蔡子強​(隔周刊出)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相關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