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這幾期談清酒,難免涉及N個術語;而你去買清酒時,也會見到酒標上不少漢字,認得,卻不懂得其意思,例如什麼是「無濾過生原酒」呢?酒標上的火入、中取到底點解?
釀造清酒有很多工序,當工序中有些微不同的話,仔細的日本人會將造出來的酒加以區分,然後便成為酒標上那些明與不明之間的術語了。之前我便常提到「火入」,即是高溫殺菌,一般清酒要做兩次,但工序不同就會變成不同款式的清酒:不做火入的,是生酒;只做第一次火入的,是「生詰酒」;不做第一次火入,卻在儲藏及調和後才做火入的,叫「生貯藏酒」;還有一種,是裝了瓶才做高溫殺菌的,稱為「瓶火入」。做火入的目的,當然是為了停止酒內的各種微生物運作,保持品質;相反,不做火入,便是為了讓微生物繼續運作,於是生酒或生詰很多時都有些微碳酸,也有一種新鮮的感覺。至於瓶火入的做法,可以大大減慢氧化的速度,但因為製作成本相對較高,所以坊間也不多見。
省卻活性碳吸走雜質 味道豐富多變
近年備受歡迎的「無濾過生原酒」,其實涉及3個工序。生酒剛剛說過了,原酒則是沒有兌水。因為清酒本身釀出來酒精度可以超過20%,為了配合清酒法(酒精不能超過22%),也為了減低酒精感,所以大部分清酒都會兌水。而「生原酒」,就是沒有做高溫殺菌又沒有兌水的清酒。至於無濾過,即是沒有用活性碳吸走不必要的雜質,令酒體變得清澈透明。過往清酒的公認標準是清澈透明,但現在不少酒造卻覺得不做濾過也沒關係,保留那些雜質,味道可以更豐富多變。要注意的是,這類酒因為還有些微生物活動,所以必須冷藏,否則很容易變壞。
清酒另一個重要工序是榨取,或稱上槽,即是將「酒醪」(原材料米、水及微生物混合後經酒精發酵的物體)壓榨,擠出酒液,而剩下的固體就是酒粕了。岔開一句,酒粕雖然酒精度都有8%,但其中含有的S-腺甘甲硫氨酸,據說有抗抑鬱及有助紓減肝機能障礙,因此聰明的商家便將之製成美容產品或健康食物。上槽後榨取出來的酒液,也有分門別類,例如上期便提過「荒走」,酒標上有時只寫平假名「あらばしり」,即是第一段榨取出來的清酒,特點是新鮮,香氣濃郁,但酒體卻稍為單薄。第二段榨取出來的是全批酒的精華,稱為「中取」,在酒標也會寫成「中垂れ」、「中汲み」,都是同一個意思,特點是香味平衡、口感圓潤、酒體飽滿,也沒有什麼雜質,通常酒造都會拿「中取」去參加比賽的。而最後一段榨取出來的叫「責」,一般香氣不強,酒精感最高,甚至有時略帶苦味,不過所謂百貨應百客,有些酒友特別喜歡「責」。
「袋榨」沒經擠壓 口感細膩
榨取酒液不一定用擠壓式的,還有其他方法,例如將裝着醪的酒袋吊起來,就像手工咖啡那樣萃取漏下來的酒液,稱為「袋榨」,但這方法十分費時,所以很多時是用於參加比賽,或當作稀有「貴重品」,由於沒有經過擠壓過程,因此口感較細膩。在酒標上,如果見到「雫酒」(讀作娜酒)或「斗瓶囲」(囲即圍)都是指這酒是用了袋榨的方法。這裏又可以解釋一下清酒的容量名稱,為什麼我們一般飲用的清酒是720ml?而大支的是1.8L?其實清酒是以18及其倍數做單位的,一「勺」18ml、一「合」是180ml、一「升」是1800ml(即1.8L)、一「斗」是18L、一「石」即180L;而普通瓶是720ml,因為這等於四合,所以又叫四合瓶,而大支的就叫「一升瓶」。斗瓶囲的意思,其實是指萃取後裝入一個容量一斗的瓶去儲藏。
上槽後,剩下一些還有不少殘餘物(稱為滓)的酒,會再做一個「除渣」的工序,其實是在酒槽中沉澱,這個酒槽有兩個出口,一個在稍為上方,稱為「上吞」,一個處於下方,稱為「下吞」,上吞流出來的酒較清澈,下吞的卻仍有不少滓,故流出來的稱為「滓酒」;滓酒酒體並非常見的透明模式,但酒香卻特別濃郁。
另外還有一種,不做濾過、除渣、火入、儲藏、調和(兌水)等工序,直接在榨取後裝瓶,這便是「直汲」,酒標上的字眼會是「槽場直汲み」、「直汲み」等;這方法最能保留清酒原本的風味,有輕微發泡感覺,香氣也新鮮,但由於很難量產,味道也容易變壞,所以市面流通不多,通常是酒造為酒販商或餐廳推出自家品牌,或為表達出該酒的故事而增加銷路,才會使用直汲的方法。
清酒術語還不只這些,下期再談談近年潮興的「生酛」、「山廢」到底是什麼。
■胡蘇
曾經營威士忌酒吧的酒鬼、國際唎酒師,愛喝酒,也愛說酒的故事。